通知公告:
纪念文章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 纪念文章

缅怀我的祖父高祖宪先生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1日  人气:  来源:民革陕西省委员会
吾老矣,不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倘有横逆裹身,即当以死报国!”1937年9月2日伯母贺淑兰女士不幸病逝,安葬好伯母后,祖父和堂姐振玉即绕道天津乘轮船至连云港,又乘火车经陇海线于10月3日到达西安,与家人团聚,后来全家移居陕西城固县。祖父到陕后被聘为陕西省临时参议会议员。1943年2月4日祖父病逝于城固县江湾村,享年73岁。祖父病逝后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坟前的墓志铭由教育家林砺儒先生撰文、语言学家黎锦熙先生书丹(祖父墓志铭拓片现存北京国家图书馆)。祖父生前著有《周易心悟》、《嘉乐堂诗文集》等。

    1943年6月6日国民政府在陕西省城固县藏经寺为祖父举行公祭大会,以缅怀祖父对国家的贡献。国民政府委派陕西省临时议会议长宋联奎(聚五)先生,陕西省民政厅厅长彭绍贤(君颐)先生主持公祭大会。委员长蒋中正先生委托彭绍贤(君颐)先生敬献了挽联、挽幛,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先生委托彭绍贤(君颐)先生送来《祭高又宜先生文》表达了对老战友的哀思。在公祭会场宋联奎、彭君颐、林砺儒、黎锦熙、袁子仁等先生;魏席儒专员等地方的官员以及在城固的文化名人、亲朋好友敬献了挽联、挽幛,以表达思念之情。

    省政府将高祖宪(又宜)先生事迹呈报国民政府,1943年7月29日国民政府为高祖宪颁发褒奖令,颂扬高祖宪先生为国家和人民所做的贡献。

     今天缅怀祖父高祖宪(又宜)先生,是因为祖父这一代知识分子具有铁肩傲骨,追求真理,矢志不渝。他们是辛亥革命的践行者,完成了摧毁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二千六百多年的封建统治制度。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开创中国历史上的民主共和政治,实现了中国由王朝体制向民主国家体制的重大转变,这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在我的心目中祖父这一辈辛亥革命的践行者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主要资料来源:《米脂县志》、台湾《革命人物志·第四期》、《陕西省志·人物志》、《陕西省志·报刊志》、《陕西省志·行政建置》、《陕西省志·科学技术志》、《陕西省志·大事记》、《陕西通史·明清卷》、《辛亥革命在陕西》、《陕西辛亥革命》、《宁夏文史资料·第二十八期》、《中华民国政府公告·第十四期》、《民国丛书:西北革命史征·第二卷》《延安地区政务志》、《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中国畜牧创造与米丘林学说》、《中国近代技术史》、《三秦历史文化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张宏儒《.二十世纪中国大事全书》.北京出版社,1993年、《秦陇报》创刊号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十八日、《关陇报》创刊号光绪三十四年、《夏声》创刊号光绪三十五年正月二十日、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辞源》1948第七版台湾商务印书馆。 

    高祖宪(1870~1943)字又尼,亦作幼尼、又宜。陕西米脂人。早年曾师从著名学者刘古愚在味经书院读书,光绪二十三年(1897)参加乡试,其应试文章痛言国是,深得考官杨宜瀚赏识,但主考大吏怕触怒朝廷,未敢录取。堂荐时争论激烈,高由此而得盛名。 此后, 他更留心阅读有关西方经济、政治、历史诸方面书籍。二十八年(1902)再应乡试中举,任三原宏道高等学堂史地教习,张季鸾张奚若杜斌丞等人皆出其门下。鉴于故乡陕北地瘠民贫,文化落后,高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回陕北创办绥德中学堂并任该校监督 (校长) 。他亲笔书写“勤学爱国”四字悬于大厅,又在《开学勖辞》中写道:“崇文崇理,尚实尚武,为爱国之志士,任救国之前驱……”用以勉励学生。
    三十三年(1907),高带十余名学生东渡

5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当前4/5页
上一篇: 没有文章了!

Copyright (C)sxm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陕ICP备09000169号-1

联系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南二环东段388号。民革陕西省委会办公室:029-63903203;
民革陕西省委会组织部:029-63903205;民革陕西省委会宣传部 :029-63903206;
民革陕西省委会参政议政部: 029-63903208;民革陕西省委会社会服务部:029-63903209;

邮编:710061    传真(自动):029-63903213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陕西省委员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