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理论文章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 理论文章

浅析孙中山先生对“女国民”的期盼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9日  人气:
    二、“管国事”——成参政国民
    孙中山先生非常重视并积极扶助女子教育,旨在发达女权,使男女平等、相互协作,共同建造、巩固“民主共和”革命事业。
    在广东女子第一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上,孙中山先生发表演说,“诸君毕业之后,是去教人的”[6],要教少男少女怎样做人,而做人首先“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怎么样可以管国事”[7]。自中华民国成立,“大家从此以后都有希望做主人,自己可以管国事”[8]。正是因为中华民国以“三民主义”为政纲,占国民二分之一的女子才得以摆脱愚弄,实现独立,参与国事。作为女子师范的学生,毕业之后便成为师长,“如果做师长的人都不明白民国的道理,我们便永远没有希望造成民国的国基”[9],所以“明白三民主义和实行三民主义,便是诸君对于国家该负的责任”[10],“中国有二万万女子,是不是欢迎民国,都要靠你们去宣传”[11]。只有大家万众一心欢迎民国,民国才能改造好。先生深切希望,女子师范的学生们都能够成为革命党,宣传三民主义。
    “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是中华民国的对内政策。其中,“民权主义”要求政治上人人平等,“就是男女也是平等”[12] ,“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13],所以中华民国实行男女平权。“民生主义” 是对于贫富争平等的,不许全国男女有大富人和大穷人的分别。先生主张“不问男女,年过有公民权以上者,皆可得一有制限之地以为耕牧或营制造业” [14],要人人能够做事,人人都有饭吃,全国男女,无论老少,都可以享乐。
    为了让女子有“管国事”的机会和能力,孙中山先生作出了许多的努力。1912年,先生发布了《令内务部禁止买卖人口文》,指出“前清入主,政治不纲,民生憔悴,逃死无所,妻女鬻为妾媵,子姓沦为皂隶”[15],而中华民国主张国民平等,不能容忍买卖人口的行为,这就为女子恢复人身自由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年,孙中山先生还颁发《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指出“夫将欲图国力之坚强,必先图国民体力之发达。至缠足一事,残毁肢体,阻阏血脉,害虽加于一人,病实施于子姓。”[16]因为缠足,女子行动不便,只能呆在家里,无法进学堂接受教育,无法认识世事,该令使得女子从家庭走入社会、获得独立谋生的能力、进而与男子共同建设中华民国成为可能。“男女平权”是孙中山先生“民权主义”的重要内容,女子参政也是先生对女国民的期盼,尽管受到党内多数男性的反对,在先生的努力争取和支持下,广东的省议会有了女议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设立了妇女部。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党章规定:“中国国民党不分性别,凡志愿接收本党党纲,实行本党议决,加入本党所辖之党部,依时缴纳党费者,均得为本党党员。”[1]同时,中国国民党政纲正式宣布:“于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助进女权之发展”[2]
    三、“理家事”——成革命助手
    孙中山先生大力支持女子“管国事”,在那个挽救国家危难的时代背景下,这一主张成为先生革命思想的亮点,被后来众多学者政客所称赞,因为它打破了几千年来中国人对于女子传统角色定位的偏见,用国家权力支持和鼓励女子从家庭走入社会,养成独立人格和独立生存能力,让女子获得了与男子同样的“国民”身份。然而,这一具有历史里程碑的反传统主张使得人们忽视了孙中山先生赞赏女子“理家事”的一面。其实,在先生的私人交往中,许多地方都明显地表露出先生对于女子在家庭生活层面的角色期待。


5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当前2/5页

Copyright (C)sxm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陕ICP备09000169号-1

联系地址: 西安市西新街22号民主党派大楼2层 联系电话: 029-87277173 传真: 029-87277155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陕西省委员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