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经过缜密思考,于2005年初,向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加强社会保障,完善就业机制,为失地农民创造美好明天》的提案。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定就业政策等方面,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向政府开出了一剂“良方”。
这类提案,并不像升迁职务、评定职称时草草拟就的应急论文,是被别人逼出来的;也不像出版发行、扬名显己的长篇著述,带有浓烈的功利色彩。相反,从对问题的发现、提炼、调查、研究,到提案的起草、形成,完全是主动的,完全是无私的,完全是朴素的,完全是平实的。这是中共与党派“肝胆相照”后,党派成员所表现出的“肝”侠“胆”义;这是对社会弱者在身处不幸境遇时的一种仗义直言。
民革的同志就是这样……
十多年来,民革西安市委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同志,都十分注重调查研究,注意反映社情民意,仅在省市区县人大、政协会议上,就提交提案2807件。而其中关乎国计、民生、民权的提案,就占去了一大半比例。不仅如此,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在市委会主委李尊贤、韩宝生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他们还形成了一支很好的参政议政团队。这个团队具体的领头人过去是张居礼、葛青民同志,现在是王选同志。而团队的代表人物至少有这样一些人:王继雄、杨希哲、郑茂、傅明杰、朱留成、王效梅、任长铎、屈瑞龙、王广璘、赵启宇、黄 琪、元巧仙、张安定、李格、焦双十、张广贞、甘化南、尹洁、陈敏、张秉亨、方苞、李铠、张彩凤、程连凯、金华、于亚男、温震东等……他们的代表作有:《盼一方净土 利万代子孙——为治理城市垃圾的再呼吁》、《堵住预算外资金的黑洞》、《弃婴——社会的丑恶现象》、《关于加强青少年安全保护教育,在中小学开设‘青少年自我保护安全教育’课程》、《公共工程决策要听证》、《面对西部大开发,探索我市城市经营新理念》、《突出历史文化特色 莫让古城变"水泥森林"》、《关于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建议》、 《护城河第三次清淤要“一次到位”》、《禁止流浪乞讨人员在城市繁华街道等重要区域进行任何方式的乞讨活动》、《建立青少年性教育基地》、《建立地方法规构筑西安诚信体系》、《保护清凉寺并尽快修路》、《关于切实加快纺织地区振兴改造的提案》等。
二、拾几块女娲补天遗落的彩石
我国中原地区有一种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女娲补天以后,用泥巴做成一男一女,让他们在凡间结为夫妻。有一年,过大年的时候,夫妻俩为了感激女娲,做了很多的年粑送给她,女娲只收下一点,说:‘我用了三万六千块石头补天,有些缝没有合严。你们把这些带回去,在正月二十日把它吃掉,便可以将天上的缝补严。’”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且不说它的寓义是什么,也不管它使中原地区形成了什么风俗,反正天上还有裂缝,还需要人们去补严。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面对束缚久了,不会跑,不会飞,“木鸡”似的国人,邓小平先生发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终于使得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随之,也就出现了一种新的事业——“光彩”事业。民革的情况是的确也有一部分人富了起来,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富了起来,然而,令人感动的是所有的民革同志却都十分热心“光彩”事业。
民革的同志就是这样……
97年5月17日,位于频山脚下的薛镇乡两门村党支部在收到一封来自省城的、署名为王克洁的信函及千元汇款时,查问多人,谁都不知道王克洁其人,后经多方查寻,才知,王克洁是位年已八旬的老人,她与丈夫樊锡梁是薛镇乡两门村樊家堡人,夫妇于解放前外出谋生,解放后只回家数次,除了老年人外,绝大多数已不知道这户人家。老人当时身体一直欠佳,患有心脏病、糖尿病、脑血栓等多种疾病,且右眼失明,行动不便,生活都由几位子女轮流照管。但当她得知故里办教育困难的情况后,绝然将自己积攒多年的千元钱寄往家乡,信中是这样写的:“区区千元,办不了大事,仅表我对‘希望工程’的一片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