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群英荟萃当前位置:首页 > 民革风采 > 群英荟萃

《白鹿原》中的饥馑岁月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9日  人气:  来源:民革陕西省委员会

    编者按:民国十八年年馑是指民国17年(1928)至民国19年(1930)持续3年的北方八省大饥荒。这场大饥荒导致1300多万人死亡,而其中又以关中旱灾最为严重。因此一般关中人对“民国十八年年馑”最为耿耿于怀。民国十八年年馑给我们陕西人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它甚至改变了之后几代人的生活方式。时过境迁,今天,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人们,对那段悲惨的历史已逐渐淡忘,那惨烈的场面也只留在文献的记载和传说中。人们再也不想提及那段令人心酸的往事。长期的安乐生活,使人们少了忧患意识,对于当时灾难的气象成因,环境因素,为什么会产生那么严重的后果,研究的人很少。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对那段痛苦的记忆作了详尽的描述,给后世的人们敲了警钟,珍惜粮食,保护环境,等等,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仍有借鉴……

 

    民国十八年年馑给陕西关中人留下的是挥之不去的惨痛记忆,历经过大饥荒的老人们如此诉说饥饿而死的感觉:走着,走着,就跌倒了,人就死了,像是睡着了一样……如今再回首那一段不看回首的苦难岁月,不得不悲叹,在大自然的淫威之下,人类的命运是多么卑微可怜,又是多么凄惨多舛。对于这一灭绝人种的饥馑岁月,陕西的地方史志几乎都有记载,陈忠实先生的文学巨著《白鹿原》第18掌以文学的笔法用了大量篇幅描述了滋水县、白鹿原地区的饥馑岁月。

    陕西人把一年中一料未收称为饥年,两料未收称为荒年,连续三料未收称为年馑。而民国十八年年馑是三年六料基本未有收成。有人说是百年一遇,也有人说是三百年一遇。据近代大量史志和报刊资料记载,民国17年(1928年)陕西始露旱情,夏季二麦歉收,秋未下种,冬麦亦无透雨下播。民国18年(1929年)全省旱象更加严重,春至秋滴雨未沾,井泉涸竭,泾、渭、汉、褒诸水断流,多年老树大半枯萎,春种愆期,夏季收成不过二成,秋季颗粒未登,饥荒大作,草根、树皮皆不可得,死者日众、殍满道旁、尸腐通衢、流离逃亡,难以数计。据当年9月5日陕西救灾委员会统计,在全省92个县中,发生旱灾的县达91个,除滨渭河各县略见青苗外,余均满目荒凉,尽成不毛之地。笔者查阅西安、蓝田等地的地方史志,关于民国十八年年馑的记载给后世的人们留下的是惨痛的记忆,是教育后世重视农耕、珍惜粮食、保护环境的一本生动的教科书。《西安市志》记载,民国18年(1929),陕西全省大旱,关中尤甚,颗粒无收,灾情最重。《蓝田县志》记述,民国17年(1928),秋冬大旱,麦种未出。民国18年(1929),秋冬大旱,麦无收,粮价每斗七八元,百姓剥榆皮挖菜根充饥,秦岭竹实如米,可充饥,次年竹枯。民国21年(1932),夏大旱,秋仍未安,民心惶惶,流亡甚多;7月,本县霍乱流行(群众时称虎疫拉),死亡5700余人,北侯村、白家坪死人过半,断炊绝户者不在少数。老一辈人过去常常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的瘟疫,瘟疫的横行在影视剧中有比较直观的体现。

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其实只是“糊口经济”

    一个以农业为主要谋生方式的民族是无论如何对付不了如此密集、暴烈的天灾的。即使风调雨顺的年景,收成也有限,能挣个温饱就已经不错,一旦遭遇凶年,转眼间就会衣食无着难以为生。随着自然灾害频繁地出现,人们时常遭受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确实只是“糊口经济”,至少对大多数底层民众来说就是这样。农业经济从来就是充满风险的,这种守株待兔、枯燥无味、极其辛苦的劳动模式使中国人成为世界上最能承受和忍受的民族。人本来就是自然之子,而农业几乎全依赖自然的赏赐,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靠天吃饭。即使在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取得巨大发展的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自然变化仍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乃至农业波动的主要因素。

5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当前1/5页

Copyright (C)sxm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陕ICP备09000169号-1

联系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南二环东段388号。民革陕西省委会办公室:029-63903203;
民革陕西省委会组织部:029-63903205;民革陕西省委会宣传部 :029-63903206;
民革陕西省委会参政议政部: 029-63903208;民革陕西省委会社会服务部:029-63903209;

邮编:710061    传真(自动):029-63903213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陕西省委员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