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教育研究会”设立之前,蔡元培、章炳麟等,已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⑷,“以教育为掩护,实行革命宣传”。而松轩先生“团体兴学”,组织教育会之动机,亦即时代趋势和社会潮流之反映。
清朝末叶,社会历史发展证明:一是“洋务运动”破产;二是“百日维新”失败继之,所谓“推行新政”、“君主立宪”皆是清室权贵和立宪派相互勾结,对人民进行欺骗所设骗局而已。清朝此时,名为君主专制,实则沦为“洋人朝廷”。
三,参加辛亥革命活动史绩
杨松轩先生,明察形势,自强不息。不参与“保国会”;不拥护“立宪派”。对其师刘光蕡“革新论”学说,亦持其义而不泥其迹,毅然摒弃其师以不变革君主体制“忠君爱国”思想。同时,确认改良主义已无出路。要救中国,必需推翻专制政体,实行民主革命。而信奉中山主义,决志输身革命,参加同盟会组织活动,投入辛亥革命倒清之役斗争。先生在辛亥革命期间,亲身参与之斗争事迹之着者是:
(1)民主革命思想,散播到华州教育界较早。其所受影响之动机:一是清末华州留学日本学生薛麟伯、杨叔吉……等,在日本结识同盟会会员井勿幕、宋向辰……等。即受到中国留日学生革命思潮影响。薛、杨二人,辛亥革命之前,先后由日本回华县,将孙中山先生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情况,秘密进行宣传。此是民主革命思想,渗入华州教育界之先导;二是杨松轩兼任华州官立高等学堂堂长时,(1908年)延聘同盟会活动分子樊灵山担任教师,樊以教育为掩护,暗中从事民主革命宣传。此是革命思想向华州教育界深入渗透之影响;三是清末,二华、临、渭各县,设有“新政”宣讲团,华州州牧诸释昭,一次约请王敬如,在华州讲演,“新政”多日,王利用机会,对“泰西民主,阐发甚详”。此外推翻专治,不啻弦外之音;四是宣统二年夏,华州师范讲习会,适郭希仁由北京开国会归,过华、杨松轩、薛麟伯、顾熠山、张定九……等,邀请郭为学员讲话。在讲演中,“痛刺清政府,受贿卖法,骄奢淫侈,屈膝外夷,丧权辱国……等。与会者,听之动容,义愤填鹰”。⑸此在辛亥革命风暴,形将来临前夕,杨松轩邀郭希仁向华州教育界,发表国是演说,对华州教育界人士革命思想,则有深刻影响。
(2)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陕西首批响应。起义军光复西安,推张凤翙为统领,成立“秦陇复汉军”,组织军政府。推行政会,传檄各州县,号召反正。华州革命会党,于辛亥农历九月初六日晚,响应号召,啸聚数百人,据州城。唯在起义风暴之初,地方劣绅,暗中唆使不逞之徒,混入革命群众阵营,焚署劫狱,声言四处抢劫并暗中扬言,“起手不起手,先走潭峪口,杀完不杀完,先杀杨鹤年”等谣言,企图把水搅浑,破坏革命秩序。杨松轩有见及此,立即会同乔雨亭,假城外牛王庙,密召华州教育会人士和地方正绅,集合商议,公推高维昌(华州城外、西寨堡人,讲武堂出身,为人侠气。)代领会众,并听省垣改编。⑹高冒险入城,晓以大义,俾归正轨。众亦愿听驱策,权以会党即民团,并谓:“烧杀者土匪,守城自卫者民团也”。缮就公夕报省。嗣经省政编华州起义会党为“秦陇复汉军”第二标一营,由高充管带。辛亥起义烽火中,华州州城附近村庄,得免乱烧乱杀者此也。松轩先生当时之果断措施。对于消除社会混乱、维持革命秩序、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厥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