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把提升组织领导能力作为委员会履职能力建设的抓手
委员会是民革的基层组织,组织活动的特点就表现在大量的组织领导能力上。委员会在履职能力建设中,紧紧扭住组织领导能力这个抓手,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委员会在组织领导能力建设上,对委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在学习和实践两个环节上进行锻炼和培养。在学习上,积极争取学校党委和省委会的支持,几年来,有10多人次被学校和省委会派到中共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陕西社会主义学院、陕西省教育厅处级干部培训班学习;2人担任学校的正处级领导职务,3人担任学校的副处级领导职务;在实践上,除了每个月都组织主题鲜明的党员活动外,还组织党员积极参加省政协、民革省委会、省委统战部和省直工委组织的各项活动,使每个党员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确保完成上级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2008年在纪念“五一”口号发表60周年活动中,党员撰写了15篇文章,其中1篇被中共省委统战部评为一等奖,2篇获优秀奖;2009年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活动中,委员会党员撰写纪念文章28篇,有8篇获省政协和学校党委统战部奖励,委员会获得了优秀组织奖;201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中,委员会召开了座谈会并撰写多篇纪念文章。在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中,党员撰写了22篇学习心的体会,受到了学校党委统战部的表彰,委员会再次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通过学习上的提高、实践上的锻炼,委员会的组织领导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推进了委员会履职能力建设。
五、把增强合作共事能力作为委员会履职能力建设的载体
委员会认为工作要搞好,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与中共的亲密合作和友好协商。作为参政党的高校基层组织,要与中共进行亲密合作和友好协商,就必须增强合作共事能力,而要增强合作共事能力就必须一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二要有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骨干人才。为此,委员会一方面积极参加学校召开的情况通报会、意见征求会和各种协商会议,就学校的改革发展提出建议,并向学校有关部门及时反映党员和群众的意见,积极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职能,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要求党员要做好本职工作,并以党派工作促进本职工作,使党员认识到做好本职工作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关乎到民革的参政党形象,增强党员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以过硬的专业能力促进合作共事能力的提高;在组织发展上更加关注优秀专业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党员被吸收进民革组织。目前有2名党员进入交通运输部“十百千”人才队伍的第二和第三层次,多人次被学校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先进科技工作者,党员承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每年科研经费均超过500万元,一批党员成为本职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委员会的合作共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我们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和其他基层组织相比,和上级组织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知不足,而有动力,我们有信心在民革陕西省委会和中共长安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委员会的履职能力建设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民革陕西省直长安大学委员会 孙守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