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集群能级。省级统筹、市级主抓,基于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交通和要素成本,坚持“一区一策”,聚焦细分领域打造1-3个特色主导产业。实施“链长制”,培育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第三,强化土地集约利用,提升亩产效益。 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高项目准入的投资强度、产出效益标准。大力盘活存量低效用地,鼓励“工业上楼”与“零增地”技改。预留不低于15%的“白区”作为战略留白或未来产业用地,增强规划对市场和技术变化的适应性。
第四,促进产城人深度融合,优化发展生态。 按照“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思路,高标准规划建设产业新城。补齐生活配套短板,营造宜居宜业环境。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新与人才服务体系,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