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处,很多人认为,它没有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不平等条约和特权,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此话固然不错,然值得商榷。
从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面临的局势看,有来自清政府巨大的军事压力和帝国主义干预的危险,在种情况下,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以及条约,显然是一种策略,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不能不说是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来之不易的革命果实,是合乎客观需要的。
另外,三民主义有“平均地权”的主张,一个新生的革命政权,不仅面临强大的清王朝的军事打击,还有帝国主义随时的干预及来自内部的不团结等等恶劣现状,不可能在短短三个月内实施有效的调动农民积极性的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举措。“仓促间难为之”,因此,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处在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在准备尚未充分的情况下,面对突发事件采取革命行动,因缺乏革命斗争经验没有能够保持住政权,将革命的成果拱手相让给袁世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篡夺了。
二、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指导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说明了只要不断地革命下去,胜利终有一天会来临!毛泽东说过,“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
辛亥革命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在于:
⑴辛亥革命的英雄们为了追求真理,使劳苦大众不受封建奴役之苦,奋而起义,为推翻清朝反动、腐朽的统治,而不屈不挠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及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努力,正是新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借鉴的精神。在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辛亥革命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今天,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共和国中的每一个公民,都不应该忘记一百年前资产阶级革命家在推翻封建帝制的斗争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投身于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尤其不能忘记祖国的近代史、现代史,要善于从近代现代史上灿若群星的民族英雄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大力学习孙中山先生救国救民,‘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于将倾’的高尚品德,‘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坚强意志,追求真理、不断进取的赤子之心,放眼世界、‘迎头赶上’的雄心壮志,以及‘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孙中山先生这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息的爱国主义热诚,自强不息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永远值得弘扬和光大。
⑵辛亥革命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最广泛的大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建设统一、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1949年以来,国家统一问题一直是一个有待完成的大问题。因此,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历次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祖国统一问题都是纪念活动的主题。争取和平统一、共谋复兴大业,有利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长远发展,理应成为两岸人民包括各个党派、团体共同的大目标。
⑶把纪念辛亥革命和祖国统一的现实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和建立中华民族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联系起来,这是现实的政治需要。辛亥革命不仅仅是20世纪初期中国的一次革命运动,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这样的一次革命运动,这样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以其本身的魅力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积淀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革命传统和文化传统,成为团结和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一个重要源泉。由辛亥革命所凝聚起来的这样的民族精神是永远需要发扬的!中华民族错过了很多机会,中华民族还有很多机会。这就是我们纪念辛亥革命的意义。(作者张明军系民革陕西省直属工业展览馆支部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