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近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急遽激化,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中。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前仆后继。但是,直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前,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主张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洪秀全做了天王,其实还是皇帝。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更只是“扶清灭洋”。资产阶级改良派鼓吹爱国救亡,介绍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政治制度到中国来,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可是,他们把忠君和爱国看作是一回事。康有为那些声泪俱下、处处不忘“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育数百年之恩”的话,是最能打动当时一般士大夫的心的。而那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法美两国外,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沙俄等等无一不保留着君主制度。所以,康有为提出以俄国彼得大帝和日本明治天皇的改革作为中国学习的榜样,在许多人看来是很有理由的。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在几次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1905年8月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明确地把“创立民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它在第二年冬颁布的《革命方略》更是响亮地宣告:“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
三.辛亥革命的影响
1、思想上,使中国人民得到了一次大解放。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皇帝历来被看作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夜写过一篇《偶像破坏论》说道:“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由于辛亥革命砸碎了专制枷锁,中国的思想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各种主义、思潮有机会在中国社会舞台上展现,马克思主义也因此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普遍认同。“思想的启蒙和观念的现代化,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从传统向现代转换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和必需的基础,特别对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来说,把长期束缚于封建主义精神枷锁中的人们解放出来,并使其实现思想意识的现代化,更是走向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我们切不可低估辛亥革命在这方面的历史功绩。”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所以说,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这是辛亥革命一笔巨大的无形遗产,令后继者受益无穷。
2、政治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共和政体
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是直接缔造了中国的民主共和政体,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谱写了开篇。辛亥革命最直接的结果,同时也是它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最大的贡献,是它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之久并已日趋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铲除了中国封建势力最顽固的堡垒,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同时也迈出了中国的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