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失守后,西安督办公署亦不知所措,退到新丰后,卫与刘文伯商量,就地设防扼守新丰。卫当时说:“今潼关失守,门户洞开,叛部蠢起,为虎作伥,而豫中我军情况不明,此时,唯有据地设防,屏障省会,先安军民之心,再图破敌之主计。不然,我退敌进,宁有止境?”新丰部署甫定。由于事先有备,叛军麻振武的段茂功支队分三路进犯,相持数日,西安督办公署派姜宏谋旅增援,及发起总攻,给段部以歼灭性的打击。卫刘部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攻克渭南西关,正合力攻渭南县城时,灵、陕国民二军败讯至。李虎臣归来后,首撤攻渭之兵,卫定一部署的新丰防线,不复存在。
国民二军在河南二三十万之众全部覆灭,岳维峻等途经山西回陕,中途被阎锡山扣留,陕西军务帮办二军师长李虎臣新败,走向何方毫无主张。
卫定一作为李的下属,又不能带李行事,坚守西安的主张必须通过李才能实现。卫便与李私下交谈,分析当时形势,关中兵力就二军系统计,稍加整顿,亦可防守。同时,国民三军第三师杨虎城部建制完整,战斗力极强,杨本人政治眼光远大,有强烈的反北洋军阀的要求,是抗击镇嵩军的一支主力。但李与杨过去有过矛盾。卫便在两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李虎臣即与国民二军后方(三原)留守司令朱子敏联系,由朱于1926年4月1日在三原召开国民二、三军在陕将领李虎臣、杨虎城、邓宝珊、卫定一、田玉洁、冯志明、胡景荃、邓寿山等开会。
卫在与会的首领中,文化水平较高,也是唯一与镇嵩军作过战的将领,以亲身经历说明敌军数量虽占优势,确实乌合之众,战斗力极差,在素质上远不及我们,使大家信心倍增。李在发言中委婉代李对杨表示歉意。杨虎城宽宏大量,不计前嫌,以团结合作为重。二人坐在一起更加增进了感情。卫被誉为会议的“智囊”,二、三军团结的主心骨。会议本着国民军成立的初旨,在政治上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在军事上国民二、三军联合起来,抗击镇嵩军,保卫关中。会议决定:拥护军务帮办井岳秀主持陕政,在未到职前,由杨虎城代理。杨、李两部守西安。卫负责兴平、武功一带防务,全力维持援助西安守军。三原会议奠定了二虎守长安的基础。
按三原会议精神,卫部本无守城责任,但在卫部还没完全离开省城,刘镇华以优势兵力攻击,李、杨均感敌众我寡,西城一带尤为空虚,卫见状当机立断,令沈仲斐所部在三桥待命。5月9日又率沈部和迪松生游击队约一营人参加守城。遭到刘镇华驻西郊大白杨一带之姜明玉部、驻三桥甘家寨李二青部的阻击。卫派兵送信给李虎臣的李定五团,李定五掩护卫部向西关转移,直至下午3时,卫部才与守城部队会合。11日卫部接李团防务,守卫西城。西安与咸阳间交通中断,西安城全部被围。守城之责集于杨(守东城与北城)、李(守南城)、卫(守西城)三人肩上。
杨虎城指出守城部队应加强团结,统一指挥,大家积极响应,杨便取消国民二军、三军的番号,一律改为陕军,以李虎臣为第一师师长,杨虎城为第三师师长,卫定一为第四师师长,李为陕军司令,杨任副司令。这样的政治措施,对守军团结,取得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守城后期,粮食问题越来越紧张,为了打破封锁,取得接济,卫定一为首组织部队联合出城袭击。9月20日卫身先士卒,率部向大白杨出击,亲自督战,临阵指挥,经三天三夜激战,击退敌军,占领了大白杨一带村庄,接济了一定数量的粮秣。终因我方伤亡惨重,被迫退了回来。卫对自己所负责的西城防务,尽心竭力日夜巡视,惟恐有丝毫纰漏。刘镇华鉴于攻城不下悬赏李杨卫首级,出大洋十万。又派民国初年财政事司长张益谦面见李虎臣(原来为其做过护卫)调解。卫派军警督查处处长丁增华选优秀射手十名,不知在东城墙头,若张进来,当场击毙,张觉察情况不妙,装死后仓皇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