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历史资料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 历史资料

陕西辛亥革命参加者事略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8日  人气:
      
    编者按:此文共收录一百零三名辛亥革命参加者的事略。其中:井勿幕等百人事略录自王陆一主编的《西北革命史征·人物纪传》,加了标点符号,个别地方略有删节;于右任、胡景翼、康宝忠三人的事略,为编者后补写。
 
井勿幕
    井勿幕,蒲城人,少倜傥,有大志,清季游学日本。值总理组织同盟会,首先加入,奉命回陕组织支部,为西北革命基础。辛亥九月朔,与新军诸人起义西安,任陕北安抚招讨使,胡笠僧、岳西峰、田润初诸人皆隶麾下。率部东援山西民军,渡河下运城。事定首先裁兵,以身率众。讨袁护法各役,均奔走各方为策动。后任关中道尹兼外交事宜,嗣因陈树藩附安福,解散国会,愤甚不事事,日以诗酒自遣,而阴与陕靖国军通声气。后以计绐陈,至渭北,为各军拥戴,任靖国军总指挥,驰赴各部抚慰,协力讨陈,至兴平南仁村,为新投郭坚之陈部叛将李东材所害。年三十一,遗子女各一。
 
钱定三
    钱鼎,字定三,白河人,保定陆军学堂毕业,充新军一标一营队官。辛亥九月初一日,陕军首义,率徒手兵百余人,首入西关,收陆军中学堂军械,入城夺军装局,协攻满城,画谋决策,悉出其手。西安光复,被推为秦陇复汉军副大统领,建议以兵守潼关,遏清军西来之路,且自请行。时省垣初定,军令未一,拨派营队未能随时出发,仅率护卫二十余人暨军装车数辆先发,初八日至临潼,部队仍未至。适陆军学生张世瑗等自省归,乃与临绅曹印侯等议,以所提民团授世瑗,率取渭南。渭南令杨调元,先召渭北刀客严纪鹏之众数百人入城据守。世瑗至,晓以大义,杨令即开城降,驰书告捷。鼎遂于十一日下午至渭南,严众在西关列队迎入,见鼎人少,意甚轻之,且涎其军装,顿萌欲夺之念。武进士韩某,杨令所恃以招团守城者也,罔识革命意义,省垣反正,心固非之,至是乃煽惑严众,谋于夜半图之。杨令见祸机已伏,仓皇投井死。韩等因借为口实,鼓煽生变,而鼎不知也。方使人召集士绅商善后,遽闻变作,急与左右登屋,弹压无效,而从者数十人多死,乃偕弟国宝冲出,越城而下,陷泥淖中,为贼追及,遂遇害。从者有临潼刘镇岳、张世瑗,四川余隆勋、余国桢,渭南白霞仙,合阳杨元桢、马绪洛、陈清和等,皆死焉。鼎有文学口辩,十余岁入高等学堂肄业,尝作感时诗,有“顾瞻禹迹陆沉象,剑作龙吟皆欲裂”之句。耆宿见者,咸惊异之。后益肆力于兵学,尝北游燕赵、津沽、胶州、青岛,南至沪渎,渡扬子江,达杭州湾。察形势,访豪杰,海内俊流悉与纳交。西北革命系统有三:一为陆军学会,一为同盟会陕支部,一为哥老会。而哥老会党徒遍布下层社会与军伍中,势力尤强。鼎早年即入哥老会,后复加入同盟会,以故西北革命势力合流,事前沟通联络,鼎力居多,及武昌事起,陕军亟谋响应,开会定谋,恒视鼎一言为重。平时推重张凤翙,谓足以肩荷大任,故力辞大统领职,而自请守关当一面。孑身东行,遂及于难。无子,以族于为嗣。事定,军政府以副统领请恤入祀忠义祠。弟乙垣,毕业陕西陆军小学,常慕李秀成、石达开之为人,以民族英雄自期,清宣统元年,即蓄发披肩际,朋辈皆以钱长毛呼之,旋考入武昌陆军中学,在鄂加入同盟会,辛亥举义,随黎总统元洪与清军战于汉阳,不知所终。
 
郭希仁
    郭希仁,临潼人,逊清举人.见清政腐败,国权丧失,创立丽泽学社,纠合同志,提倡新知,又办声铎公社,到处讲演,唤醒群伦,慨然有澄清之志。尝东游日本,与革命党人联络,加入同盟会。旋充陕咨议局副局长,激扬民气,守正不阿。同盟会陕支部成立,因井勿幕奔走各地运动,不恒厥居,代为主持支部事务,未几被推为陕西支部长。辛亥起义,任秦陇复汉军总参赞兼综民政,当时政务组织,文告书檄,皆总其成,调合会党尤费心力,及东西两路战事爆发后,随军奔驰,无役不与。陕局既定,洁身引退,遍游欧洲,考察庶政,著有欧洲游记。袁世凯帝制自为,以号称屠伯之陆建章督陕,逮捕党人,避居华下讲学,四方贤豪多归之。讨袁逐陆,阴持大计。共和再造后,历任陕西水利局局长,兼林务专员、教育会、红十事会、天足会各会长、教育厅厅长各职。未几退闲家居,贫病不能具医药,当道屡赠钜金,悉拒不受。卒年四十三,子二,家春、振岳。
 
张凤
    张凤翙,字翔初,咸宁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归陕后,初为新军督练公所委员,擢参军,旋改参议兼一标一营营长,与钱定三、张伯英、党自新诸人称莫逆。辛亥新军起义,被推为临时大统领,攻破满城,复被举为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共和告成,任陕西都督。陆建章督陕时,奉调入京,任将军府将军兼扬威将军。
 
张云山
    张云山,字凤冈,长安人,清末入陶勤肃营当兵,转战西宁、新疆,积功至都司。后充陕西陆军混成协司号官,与西北革命党人联络。辛亥武昌事起,即密会诸豪俊,克期举事,因于九月一日,与张凤翙、钱鼎、万炳南诸人,以全协入据西安,攻破满城,被推为兵马都督。誓师防守乾州,与甘回军相持百余日,大小数百战,城无完堞,死伤枕藉。清帝逊位诏书至,始各罢兵。共和告成,以光复功授陆军中将,补秦军第一镇统制,后改第一师师长。陆建章督陕,忌其才,改任陕北镇守使,不使到任,以咯血旧疾卒。年三十九,无子,以兄子钧嗣。
 
万炳南
    万炳南,湖北郧西人,清末来陕,入陆军混成协第一标三营充正目。与张云山、钱定三等三十六人结盟,密谋革命。辛亥西安光复时,以数十人攻占满城通华门,被推为秦陇复汉军副大统领,出守凤翔,与升允所率甘军崔正午部拒战,凡四阅月。共和告成,奉命缩编所部,以违命伏法,年三十二。
 
胡景翼
    胡景翼,字笠僧,陕西富平人,父业商,家颇殷。幼魁梧奇伟,爱文尚武,受业于三原赵如笃。又师事鹞子高三习武艺,击技冠一时。闻鸦片中东诸役,大愤,誓雪国耻。慕徐达驱元之功,每以自况,朋辈戏呼为“中山王”,因号中山,嗣因避中山先生讳而不用。十七入健本学堂,好读孙吴兵书、中外名人列传、革命杂志,与井勿幕最善,因受民党人士革命启迪最深。宣统元年,风传列强有瓜分中国之议,即印散传单,遍告西安各校学生,主张青年救国。自是广交游,结死士,奔走各地,周旋于新军、哥老会、刀客之间。复因孙茂林结识会党崔俊杰、雷贵、刘复汉、余彦彪等数十人,进而与会党首领张云山、万炳南交往。宣统二年春,因井勿幕、宋元恺、杨铭源介绍,加入同盟会。六月初三,参加大雁塔三十六弟兄结盟。又与李仲三、尚武赴朝邑联络刀客严孝全等。辛亥五月,毕业于健本学堂,归里专事联络渭北各县志士。九月初一西安起义,景翼与胡定伯召集豪杰志士两千余人,响应于药王山下,光复耀州,后被编属陕北安抚招讨使井勿幕部下任第一标统带,驻三原。值张南辉部在耀县骚扰百姓,景翼率四十骑尽歼其众。冬,升允由甘攻陕,分兵东窜,冀图泾原,景翼率部迎击于三水之张洪原,大破之。民元共和告成,当道排斥民党,井勿幕首请解甲,景翼亦弃兵东渡日本,入东京成城肄业。时第一次讨袁失败,孙中山、黄克强两先生与民党重要骨干,咸集日本,设浩然庐,授党人以兵法,景翼因得以遍结识焉。
 
马玉贵
    马玉责,字青山,湖北省人,初充陕西陆军混成协一标三营正目,与张云山、万炳南诸人同为会党巨子。因张聚庭、钱定三、张仲仁加入革命组织,发动新军起义,任总理粮饷大都督,率部出援西路,与升允甘军战于冉店,诸军败溃,独禁所部不许退却,敌军亦不敢追。共和既建,改任协统。陆建章督陕后,谢事远游,见者不知其曾为都督也。
 
 
    张钫,字伯英,河南新安人,保定陆军学堂毕业。初任陕西新军混成旅(协)队官,与钱定三、党自新、刘伯明诸人运动革命,联络哥老会党,共图大举。辛亥九月朔,与张翔初等首先入城,夺军装局,攻克满城,被推东路征讨大都督。出师潼关,与清军相持阌乡、灵宝间,互有胜负。时省垣接湖北电,谓上海和议可成,各省均宜停战,并因西路战事正急,无兵分援东路。因抄电文示钫、令与东路派员交涉,遵约停战,钫复书。(书信略—编者)省方得书大震,即命吴都督世昌,率数百人驰赴华阴往援。钫亦于南山收合部众,重整军容,东路战局,始告稳定。共和成,任陕西第二镇统制,驻防二华、潼关。嗣为陆建章所忌,解兵东游。七年,任陕靖国军副总司令。初,钫之督师潼关时,所部队伍,均由各标营配拨而来,且非素练之兵,指挥作战,诸事棘手。僚佐中如富平党廷佐字佑卿,华县袁桢字佐卿,皆清末拔贡。廷佐知兵,而桢能文,钫因使廷佐治军,使桢为记室,由是武备文事,均资其力。钫常谓人曰:党、袁二卿,实余左右手也。袁后任华县知事,党在靖国军亦有劳焉。
 
曹印侯
    曹印侯,名树勋,临潼人。少孤贫,力农奉母,年二十自悔失学,从同邑包海涵受业,昼夜钻研,不辍学。为文下笔奔放不羁,无扦格语。入泮后,每遇文会,辄一日成数十艺,见者啧啧,叹为异人。光绪三十年,富平张扶万主讲横渠书院。张本关中渊博士,印侯得其指授,学益大进,遂博览群籍。时王敬如讲学里门,其学主程朱,能贯穿新理,印侯踵门委贽,执弟子礼,往来讲论经年,心大悟,归筑土室,颜曰:逍遥洞。取古今中外贤哲遗著,摘条手抄,贴壁殆满,上下千古,莹然贯通。印侯之学,自是大定。三十四年,与郭希仁、刘蔼如、贺绂之,分门治学于西安丽泽馆。印侯鸡鸣起,练体力,张两臂,回环击柱,声震屋宇。每深夜演说,痛陈时事之艰,人心之陷溺,慷慨泣下,闻者奋兴。宣统二年,应选拔试北上,自题小照寄友云:“天地盗完犹恨少,虚空踏破尚求深。江山河岳开王霸,怒马神龙铸铁身。潮翻宇宙风颠海,日照中天月满轮。若问先生真实像,玻璃肚子金刚心。”可以想见其概矣!是年八月,各省二次请开国会,秦举印侯为代表,东南人士多薄视西北。当会议时,甲此乙彼,曰中不决,印侯慨然曰:“此事无容辩驳之地,请即向政府索我民权来。若弗获,当各掷头颅谢天下。”众惊顾,无一语,然咸服其忱挚。京师各报纸,竟为标题,轰传九衢。既还,联合绅民倡办地方自治,加入同盟会。川蜀抗路事起,入西安,约同志组织革命军。密赴渭北招募,道闻西安反正,率乡团入临潼以应。钱定三督师东出,留印侯守临潼。钱至渭南遇害,张伯英继之,潼关反正,印侯为筹粮三千石饷军。继又入西安,谋招河北壮士,略甘、宁。谓我不捣彼,彼必犯我,勿宁先出以制之。议未决,会潼关失守,伯英函招救援。印侯飞书走使,十数日得胜兵六千,游侠轻生仗义之徒,悉归之,号“敢死军”。破产贷资筹万金,以具军资,自食粗粝,务与士兵同甘苦。潼关克复,而甘军东攻。分道薄乾州、凤翔,守兵单,围尤急。印侯奉调,二日夜驰抵凤,与甘军血战三十余次,率乌合之众,以土枪刀矛冲驰于快枪怒马之间,无一人畏却者,卒能保危城,屏西陲,使敌骑不得东窜,厥功甚伟。共和告成,印侯首议裁兵。时诸将新立功,当事者难之。印侯曰:“请自我始。”一朝遣散十余营,仅留正兵、屯田兵各三营。裁兵后,即条举陕西实业,拟次第扩充,而尤致力于泾渠之开凿。当局者忌其才,终不令得志,有所为,已乃悉令散其余兵。印侯遂专志经营商业,自此欲以财权左右世界。民国二年,养疴汉口。先是,二次革命军未起时,黄克强、李协和诸公,走书诣印侯,约同举义。印侯既筹归陕响应矣,而以病未及行,至是谋泄,被捕入狱。狱中上书,旨词壮烈,既得释,会天热旧疾增剧,移住杭之西湖,为静养计。竟于二年十一月,殁于韬光寺,  年三十二。印侯貌丰,下目熠熠射人,行步趫快,与人交,握手出肺肝,不合则推诚面责,无瞻徇,虽悍将莽夫,一见无不倾心。其学问自成一家,议论思想均能抉破藩篱,尤善领导后进,自为学约若干条,其言皆雄肆奇辟,足以开拓心胸,苟天假之年,使持其说,驰骋一世,其成就岂可量哉。
 
陈树藩
    陈树藩,字柏生,安康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初任陕西新军排长,加入革命运动。辛亥西安光复,任东路节度使,与井勿幕东援晋,渡河下运城。共和既建,任陕西第四混成旅旅长。
 
党仲昭
    党仲昭,字自新,三原人,保定陆军学堂毕业。初任陕新军混成协炮营中队队长。与钱定三、张伯英、刘伯明、曹建安诸人,加入同盟会,组设武学社,为秘密机关。辛亥西安光复,与张伯英、朱叙五、郭锦镛、余永宽等,各率数十人由南门入,分两路进占军装局,协攻满城。军府既建,任军政司司长,嗣改军政司为军政部,仍任部长。陆建章督陕,去职后复参与护国之役。事定,当局命为陕北镇守使,辞不就,家居不复出。
 
彭世安
    彭世安,字仲翔,原籍福建侯官,父官陕西白水,因占籍为白水人。幼时即有志光复,考入保定陆军学堂,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归为陕新军队官。辛亥秋,被派为京师会阅新军代表。闻西安义军起,间道驰归,任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府参谋长。靖国军时,任总部军政厅长,后随冯子明旅,出师潼关,为国民军应援,与镇嵩军战于华阴,陷敌遇害。年四十三,女子三人。
 
张宝麟
    张宝麟,字仲仁,紫阳人,保定陆军学堂毕业。归陕任新军混成协队官,与钱定三、张聚庭等运动新军及会党同志加入革命,厥力最多。辛亥起义,与钱定三自西门入,缴收陆军学堂枪械,进占军装局,协攻满城。省城既定,出任南路宣抚使。
 
张玉成
    张玉成,字益民,石泉人。初入陕新军混成协第二标三营右队充正兵,加入小雁塔同盟,为三十六弟兄之一。辛亥岁,受钱定三、张云山命往汉南一带联络会党,约期举事。西安光复,任西路招抚使,事定解职。洪宪之役,复在南郑召集党徒谋起兵,为北洋陆军所捕杀,年三十五。
 
张光奎
    张光奎,字聚庭,长安人。性豪爽,喜交游。入本省武备学堂毕业,充新军混成协队官,与张伯英、彭仲翔、党自新、钱定三诸人入同盟会,组织军事研究社,为秘密机关。辛亥光复,任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府参政兼东路筹饷大使。共和告成,任陕西实业司司长,加授陆军步兵上校,创办机器面粉公司、工艺制革等厂。陆建章督陕时,任全省清乡会办,处事宽厚,力避株连,陕人赖以保全者甚众。后遂屏事家居,历任省当道皆聘为顾问。二十五年卒,五十九。夫人卢氏,名慧卿,初与相识,其居在西关僻巷中,诸党人恒假居室为密谋地。聚庭尝被陷入狱,卢奔走各方营救得脱。民国既奠,谓聚庭曰:“夙愿既偿,宇内一家,袍泽皆贵仕,我辈其追踪冯阳夏乎?无令人作滕薛,齿冷也。”见同人即告曰:“此役良苦,今复得见,亦云幸矣,功成身退,古有明训。”闻者韪之。先聚庭十余年卒。
 
张益谦
    张益谦,字靖清,华阴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归任陕西陆军混成协一标教练兼三营营长,与钱定三、张伯英诸人密谋革命,加入同盟会,联合会党,首建西安光复之功。军府既建,任参议处参议。共和告成,弃职居天津,从事实业。
 
张身庵
    张身庵,潼关人,清武庠生。曾任甘肃固原守备,以亲老辞官归里。因彭仲翔、张伯英入同盟会,于西安书院门设商业研究所,为秘密机关。辛亥九月初二日,率商团助民军进攻满城,冲锋先登,竟以身殉。年四十七,子国瑞。
 
井岳秀
    井岳秀,字崧生,蒲城人,清武庠生。性豪侠,胆识过人。鉴于清政腐败,国势阽危,结纳草泽游侠,密谋革命。闻总理组织同盟会,资遣其弟勿幕东渡加入,受任为陕支部长。辛亥之役,率兵援晋,收复河东,移师防陇,转战乾、礼间。共和告成,首建裁兵之议,缩编所部,为诸军倡。后任陕北镇守使。
 
景定成
    景定成,字梅九,山西安邑人。初肄业北大师范馆,派遣留学日本,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充山西同盟分会评议长。戊申返国,来陕任西安高等大学堂教习,与邵力子、李仲特、郭希仁诸人密相结,助井勿幕创办陕西同盟分会。夫人阎玉青、仲弟敬之均预其事。辛亥,组织《国风日报》于北京,鼓吹民主政治,阴倡革命。武昌起义后,充山西军政府政事部长,闻吴禄贞被刺石家庄,即偕史可轩、姚太素运动吴部,载回吴所截留北京之枪械于太原。清兵逼娘子关,乃随民军南下,联络秦军,收复河东。民国建元,选众议院议员,袁世凯谋帝制,复来秦中,策动西北同志讨袁,为陕督陆建章拘捕槛送北京系狱,袁死始获自由。护法之役,随国会南迁入粤。嗣复往来南北,参预国民军及北伐各役,国民政府统一后寓居西安,以著述自娱。
 
张  铣
    张铣,字拜云,蒲城人,清末以举人选授耀州学政。鉴于外侮迭乘,清室腐败,留心奖拔改革人才。旋弃职东游日本,与井勿幕诸人加入同盟会。奉总理密令归陕,担任西北革命工作。尝至甘肃、新疆伊犁各地,鼓吹宣传,结识豪俊,联合同志,组织教育总会于西安,推设各县分会,并为秘密机关。又于同州倡办求友学堂,西安倡办健本学堂、公益书局,与同县李仲特、王子端、常铭卿,富平焦子静、师子敬诸人,从事文化革新运动,为入手方法。又上书当道,倡修西潼铁路,密联比国某公司,购运枪弹,招募工程队,相机举事。积劳过度,因患咯血卒。年四十七,嗣子光锡。
 
吴星映
    吴星映,字宝三,朝邑人,清末以知县候补湖北。丁艰归里,因见清廷腐败,绝意仕途,寓居省垣,与蒲城张拜云、富平焦子静诸人,合资组设公益书局,为秘密运动革命机关。尝联合陕绅上书邮传部,争西潼铁路改归商办,并创办延长石油公司及健本学堂,谋从文化实业入手,进行革命。辛亥光复,任军府参议,历任当道皆以革命先进推崇之。年六十卒于家。
 
张维寅
    张维寅,字东白,蒲城人,清光绪甲午科举人。为人落拓不羁,尝为南山某县教谕,见清政不纲,外侮迭乘,知非改弦更张,不足救国。遂弃官归里,旋被骋充省立师范学堂教习,与同县张拜云、井崧生、常铭卿、王子端,富平焦子静等深相结纳,加入同盟会,从事秘密工作。生性豁达,善于词令。每当宣传革命时,援古证今,高谈雄辩,滔滔不绝。为文自出杼机,不循故辙,诂经解书,亦不墨守旧说,而妙语创解,时复惊人,尤工书画,寸缣尺楮,人争宝之。民国奠定后,敝屣荣利,谈泊自甘,军政各界争相迎致,得其一至为荣。十一年卒于家,年六十九。西北诸党人,莫不尊为革命先进云。一子曹永.
 
焦  冰
    焦冰,字子静,富平人,父为按察司吏员,清末随父读书西安。性慷慨,好交游,见清室不振,外交失败,慨然有改革之志。蒲城张拜云、朝邑吴宝三,皆器重之,介绍入同盟会,合资创设公益书局,为秘密革命机关。又与井勿幕、王子端、常铭卿、李襄初诸同志创办健本学堂,培养青年为革命干部。辛亥光复,任渭北民团使,招合游侠,保卫地方。民国建元,被选众议院议员,亲率所部参预讨袁护国各役。旋为陈树藩所忌,弃兵东游,及闻陈附安福,加入督军团,解散国会,复归陕与高峻在白水独立,实为陕靖国军之先导。直皖战后,复至京。拒绝曹锟贿选,南至沪滇,与唐少川、唐蓂赓相友善。南政府七总裁时,尝为云南驻粤代表,国民军解散后归陕,染疾,病废于家。
 
李异材
    李异材,字仲特,蒲城人,清邑廪庠生。性刚毅,有卓识,肄业三原宏道学堂,精算术,著开方数理二卷,及九乘方廉隅各图,应聘关中大学堂算术教习,与邵力于、井勿幕、景梅九诸同志深相结,从事革命秘密宣传。又同焦子静、王子端、常铭卿诸人创设健本学堂,培养革命干部人才。辛亥起义时,赞襄军事,多所建白。共和既奠,以政府诸人类无远略,杜门不出,历任当道皆以顾问、咨议礼聘之。年七十九卒于家,嗣子博。
 
李良材
    李良材,字桐轩,异材之弟也。清季与同邑张拜云等组织求友社,以科学教授诸生,被举陕咨议局副局长,遇事据理力争,人多折服。夙与黎黄陂有旧,陕军起义时,间关赴鄂,往与联络,几濒于危。民元充全国读音统一会会员,创定国音字母,后致力于社会教育多年。寿终于家,年七十三。子三人,长博出嗣其兄仲特,次协,次隼。
 
王  颀
    王颀,字子端,蒲城人,清廪贡生。与同县张拜云、井勿幕,富平焦子静等交最善,加入同盟会,创办健本学堂于西安,自任校长,以培养革命基本人才为务。又与临潼郭希仁等组设丽泽馆,联合同人,不时聚会,皆为秘密机关。辛亥光复,任秦军总部参议,赞襄军政一切。共和告成,洁身引退。历任当道皆聘为顾问咨议,以革命先进推崇之。
 
常自新
    常自新,字铭卿,蒲城人。清末入同盟会,从事秘密运动,曾任本县高小学堂教员,鼓吹革命异常激烈,为县令李体仁所拘,严刑鞫讯,庭笞数百,血肉狼藉,始终不用。后仍与李仲特、王子端诸同志,创设健本学堂,培植革命基本人材。光复后,历任都督署秘书,教育司次长各职。未几引退乡居,不复与闻时玫。后以事他出,过洛河失足溺水,卒年三十四。子三,天序、天同、天口。
 
朱先照
    朱先照,字漱芳,晚号佛光,三原人,逊清举人。自谓系出明秦王后裔,弱冠设帐授徒,即以种族思想启迪及门。鉴于甲午战后,国势日岌,创设励志学斋,广购科学书籍及新闻报纸,以开风气。闻总理创立同盟会,劝其门下诸子先后加入,故辛亥以前,西北主持革命者,皆推为革命先进。入民国后,年事巳高,当道以顾问名义尊礼之。及陈树藩附安福,乃怫然曰:“吾不能教猱升木,助长内乱矣。”遂不辞而归。靖国军时,犹日以革命大义鼓舞诸军。年七十一以寿终。一子早卒,孙男自强。
 
茹欲立
    茹欲立,字阜亭,泾阳人,毕业宏道高等学堂。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光复,任秦陇复汉军总部秘书长。
 
李元鼎
    李元鼎,字子逸,蒲城人,三原宏道高等学堂毕业。留学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光复,历任秦陇复汉军总部秘书,教育司司长各职。
 
宋元恺
    宋元恺,字相臣,耀县人,宏道学堂毕业。入日本陆军振武学校,首加入同盟会,归充本省农业学堂教员,倡导诸生密谋革命。辛亥西安光复时,被推为外交司长兼医院院长。后复亲统炸弹队,与升允军战于礼泉。共和既建,改任交通司长。交通司旋废,仍赴日本留学。值总理重组中华革命党于东京,受任为陕支部长。护国护法各役,皆居中策动,后因复辟事起.亲统郭坚、康子定之众数千人,渡河北伐,转战晋南经月,失利自杀,年三十八。
 
杨铭源
    杨铭源,字西堂,宜君人,少有文采,为沈淇泉学使所赏拔,肄业三原宏道学堂,旋送日本留学。见清政不纲,强邻环逼,知非革命不足以救国。集合同志,组织《夏声》报,鼓吹新知,倡导群伦。归国后.与张伯英、邹子良、张翔初、井勿幕、井崧生诸人,秘密往来,筹计大事。辛亥起义,任东路都督张伯英总参谋,与清军相持于潼关月余。民国建元,被推为临时省议会议长。国会初开,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后见忌于袁世凯,几遭不测。众院解散后,东渡扶桑,南走岭峤,出席非常会议,感染湿疾。后任陕西省教育厅长数月,旋赴北京就医,殁于德国医院。年四十五,子汝民。
 
樊毓秀
    樊毓秀,字灵山,耀县人,肄业三原宏道学堂。以春秋九世复仇之义,倡导同人,密谋革命,为当事所觉黜,发愤南旃,卒业南洋公学数学专科。归与井勿幕、胡定伯诸人,于本县密组同盟会,西北之有同盟会自此始。辛亥九月,西安光复时,聚众数千人于城外药王山,为遥应。旋奉檄率众往助张云山于乾州,兼程赴援,屡挫敌锋,克保危城。共和告成,乃赴日本留学,后因复辟事起,随宋元恺渡河北伐,兵败晋南被执,不屈遇害,年三十三。
 
杨寿昌
    杨寿昌,字仁天,蓝田人,受业牛梦周之门。辛亥陕西光复,任曹印侯敢死军标统,与敌战于礼泉之甘河。逐陆之役,尤为奔走尽力。靖国军时,历任第三路队长、副官长。后任监察院委员,遇敌机受伤,卒年六十。子大乾、永乾、远乾、笃乾、振乾。
 
张瑞玑
    张瑞玑,字衡玉,山西赵城人,清末以进士授知县,分发陕西,历署韩城、兴平、长安、临潼、咸宁各县事。有强项之目,与党人景梅九、郭希仁等过从甚密,加入同盟。辛亥西安光复,代行民政府职务,继管铨叙局,调停哥老会党,片言譬解,莫不悦服,盖其平日政声得人,信仰如此。共和既建,辞归太原,晋当局延长山西财政,检校出入,利弊厘然。袁世凯以山西省长属之,未几即辞去,旋被选为参议院议员,后遂绝意政事,居家数年。卒年五十六,子尔公。
 
    薛骏,字麟伯,华县人。清季留学日本,入同盟会,回陕后充西安健本学堂校长,并于省城设立正谊书局,为党人秘密集合机关。辛亥陕军起义时,赍军府密函,间吴赴鄂,筹办械弹,并为秦鄂互助计,商请鄂督于老河口,设两省交通处,借通南北消息。共和成立,任陕西制革厂厂长,督造军用物品。七年冬,应靖国军第一路函招赴凤翔,半道至兴平为人所杀。年四十二,子尚忠。
 
曹位康
    曹位康,字建安,原籍河南沁阳,清季随父来陕。从三原范卓甫、朱佛光两先生读书,遂入三原庠。考入陆军小学堂,升入保定陆军速成班骑兵科毕业,与诸同学密入同盟会,归陕任新军马队队长。辛亥九月初一日,与党仲昭、张伯英诸同志入城夺军装局,攻破满城,光复西安,任西路安抚招讨使,以十余骑略定凤翔,改任大统领,率部东援潼关,西援醴泉,与升允甘军战于张户原。共和告成,历任骑兵团团长、第二混成旅步兵第五团团长,为陆建章所忌,编遣其众,仅使带一营驻三原。后复参预护国复辟各役,靖国军时为陈树藩所疑,解其兵柄,暴亡于西安,年三十四。
 
陈殿卿
    陈殿卿,湖北均州人。性直爽,识大体,与张云山、万炳南同为哥老会党人,因钱定三诸人加入革命团体。辛亥九月,西安光复,诸党人会议军装局,推举正副大统领,万炳南等意见纷歧,惟殿卿与李长兰始终倾服张凤翙,及见诸人相争角,心殊非之,因宣言于众曰:“义军甫起,成败尚未可知,而诸君狺狺以权位自起纷争,甚非国家之福,如再有以名位相争者,吾即先焚军装局而去。”会众闻言,始稍敛戢。翌日吴世昌亦以大局未定,当以事业为重,其他不足争论为言,并由郭希仁、张衡玉从中调停,于是大众意见消释,乃举万炳南为副统领,张云山等为各路大都督,大局始定。论者谓此次会议,殿卿数言,实为有力。初任秦陇复汉军监军,出援东路,二次收复潼关。民国二年,闻陆建章将来陕,即谢事家居,及诸军先后裁撤,人尤服其有先见云。
 
向紫山
    向紫山,原籍湖北均州,清末来陕,寄居富平,以哥老会党牵涉系狱。辛亥西安义军起,在富党人聚众响应,出紫山于狱,推为统领,简合徒众,得四千余人,赴省隶兵马大都督张云山部。旋随云山西征,御清军于邠州、长武间,以戈矛当火炮,冉店桥一役,猛勇克敌,卒保西路。当时所谓“向字营”,独能转败为胜。共和告成后,因年老以兵属同辈岳翰林,自任都督府副官。旋回湖北,终老于家。子二,长名某、次名华州。
 
王荣镇
    王荣镇,长安人。为人慷慨有胆略,明事理。初入新军为骑兵营正目,因李仲三、马开臣、胡笠僧加入革命团体,联合会党,共成辛亥光复之功。任骑兵标统,随张伯英攻克潼关,驱逐豫军,是为潼关第一次收复。旋因西路战事亟,调援凤翔。共和成,改隶张云山第一镇。陆建章时,解兵家居。十五年,以事为国民三军所杀。弟镇海,饶悍善战,初随张云山在乾州,以事忤张回省,适凤翔战亟,乃率徒手数百人,持杂色土枪百余杆,驰往赴援,奋勇陷阵卒。
 
刘刚才
    刘刚才,原籍湖北,因经商来秦,寄籍咸宁。性慷慨,好交游,屡丧其资,遂投入陕新军混成协,充一标二营三连正目,与张云山、万炳南诸人加入三十六弟兄,共谋革命。辛亥九月,陕军举义时,担任攻取巡抚衙门,协攻满城,以功任秦陇复汉军步兵第一标统带官,随同张云山御清军于乾州。共和既建,解职归农。后充靖国军第四路参议兼后方运粮官,民十一年疾卒于洛阳军次。年四十二,子永民。
 
郭锦镛
    郭锦镛,河南新野人。幼读书应童子试不售,弃文就武,初入陕巡防队充正目,因见绿营腐败,改投新军炮兵营,与张云山、张伯英诸人相联络,结为三十六弟兄,同谋革命。辛亥陕军起义,亲率炮兵数十名攻占军装局,以功任秦陇复汉军军令副都督兼步兵第三标统带官,率部东征,与清军战于灵宝、陕州间,常为先锋队。共和成,任陕西第二师第一旅旅长,后因年老解兵家居。洪宪改元,复与同志密谋起兵讨袁,被陕督陆建章所杀,年四十三。
 
刘世杰
    刘世杰,字俊生,河南南阳人。幼读书常慕李光弼之为人,来陕充巡防队中旗正兵,见绿营腐败,转入新军第一标一营充正兵,与钱定三、张云山、张聚庭诸人结为三十六弟兄。辛亥西安光复时,率队攻巡抚衙门,收缴中营枪械,协攻满城,以功任秦陇复汉军军令大都督。出征潼关,与清军苦战数月。革命成功,改任旅长,旋解兵柄家居。后充岳维峻南路军第二旅旅长,驻老河口,以兵士闹饷,为湖北某军长所杀,年五十九。
 
吴世昌
    吴世昌,字华堂,湖北郧西人。清末以贸易来陕,与哥老会党有连,投入新军,与张云山、张伯英、钱定三等三十六人秘密结盟,共谋革命。西安光复,任秦陇复汉军兵马副都督,东拒清军于潼关,相持月余,和议成,复率部西援咸阳,奋勇督战,右腿中敌弹负伤,犹指挥不肯少却。共和既奠,以功授陆军少将,解柄闲居。闭门茹素二十余年,终老于家,年六十八。见者不知其曾为叱咤风云之人也。子三,绍远、镇远、明远。
 
严飞龙
    严飞龙,朝邑人。初为侠于乡里,屡以事抗官军,尝走匿甘肃。辛亥九月,革命军起,飞龙率其徒众千余人属井勿幕,为秦军第六协第十标标统,渡河克运城,与敌战于茅津渡,临阵勇敢不顾身,东路议和,复率部西援,与甘军战于醴泉三日夜,攻城先登,亡于城下,年二十八。
 
陈树发
    陈树发,字雨亭,紫阳县人。幼颖悟,少习商于鄂,有志军旅,投入本省新军,获与同盟会同志交。辛亥起义,以胆略初任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府军政部次长,寻改任秦省都督府军政司次长、东路招讨使兼秦军第一标标统,治军严明有声,轻财好义,乐与士人交。晚年流寓南郑、安康,与人谈国事,讥切无所讳,未几竟为仇家所害,妾李氏及次子同罹难,夫人马氏寄居西安亦忧愤卒,长子国安旋亦病卒。
 
邱彦彪
    邱彦彪,原籍湖北江夏,清季来陕,侨居西安,以武庠生充防营军职,入洪门会,为大龙头。宣统元年入同盟会,与张伯英、钱定三诸同志密谋革命。辛亥起义,任秦陇复汉军第四标统领兼管省会城防事宜,奉檄救援西路,与升允所率甘军战于凤翔、岐山间数月。共和告成,解兵闲居,与同志创设秦镜报社,阐扬革命正义,后为陈树藩所忌,避地汉中,为驻军张仲仁所害。子子麟。
 
胡应文
    胡应文,字定伯,耀县人。性忼爽,尚气节,与同县宋相臣、樊灵山诸人主张革命,入同盟会,即耀县城内所设商店为机关,联合渭北各地豪侠,为举事预备,党人往来者,皆住其家。辛亥九月初一日,闻西安举义,立集数千人于药王山为响应,旋任井勿幕部指挥,东西战役靡不从。共和告成,权同官县知事。二年调署洵阳知事,会有变兵过境,攻城劫掠,因率团警登陴守御,中弹殉职。年二十八,子一博学。
 
马耀群
    马耀群,华阴人,居乡为游侠,有大志。辛亥九月闻西安举义,即召集壮士数百人,联合驻华阴巡防队胡明贵,潜入潼关,驱逐清吏,据关反正,响应省城。后奉檄西援乾、醴有功,任秦陇复汉军营长。陆建章督陕,卸职归田,十九年病没于家。年五十六,子今余。
 
胡明贵
    胡明贵,富平人,清陕西巡防营营长,平时与哥老会党有连。辛亥九月初一日,西安义军起时,明贵驻防华阴庙,闻讯即召合华潼间豪杰健儿,率部反正,逐潼商道瑞清,据关响应省城。逾数日豫军来攻,而省垣因钱定三遇害渭南,援兵久未集,明贵率数百人与战于潼关东原,力竭被执,越日遇害,年六十,潼关始陷于豫军。
 
石玉山
    石玉山,字凤岐,河南洛阳人。初充河南陆军二标二营正目,因与同辈讦发队官侵饷事被革,遂来陕投入新军骑兵营第三连,加入张云山哥老会,又与钱定三、万炳南诸人结为三十六弟兄。辛亥起义时,率队由东门进攻满城东北面,以功任秦陇复汉军骑兵第一团团长,随同万炳南出守凤翔,与甘军崔正午部激战数月。共和告成,驻凤练兵。嗣以母老请假归里,病卒于家。年三十九,子平成。
 
姚振乾
    姚振乾,同官人,少任侠,好交游,尝以组织会党兴复汉族为志,于县城设面房,招待党人,为秘密机关。辛亥九月,西安义军起,即同本邑白喜纠合壮士数百人,据县城反正,旋以所部属北路招讨使井勿幕,奉令克复宜君、中部、洛川、鄜州等县。事定释兵,练团保民,后复参预讨袁之役,因不满主将所为,卸事归,寻以疾卒。
 
王仲元
    王仲元,长武人。民国纪元前一年,经同邑李龙山介绍入同盟会。辛亥九月,闻西安反正,即与龙山据县城为遥应,及省城派石得胜营来长武,兵无纪律,仲元与龙山独负城防责,而升允调固原提督张行志率清军忽至,雪夜袭城入,仲元被执遇害,龙山仅以身免.
 
李云峰
    李云峰,字龙山,长武人,清邑庠生。精技击,喜谈兵,与临潼曹印侯、郭希仁、乾县吴希真等相友善,加入同盟,于邠、长一带联络同志,待时举事。闻西安反正,即与邑人王仲元等张挂义旗,迎秦陇复汉军六标二营石得胜入城,同谋西征,而清吏升允率甘回军忽至,得胜遇害,仲元被执,云峰逃至乾州,复随张云山大军御清军于冉店桥,战不利,只身赴省请援。共和告成,权华县知事,后复参与二次革命及护法靖国各战役,为刘镇华所杀。年四十,子武。
 
吴聘儒
    吴聘儒,字希真,乾县人,三原宏道学堂毕业,留学日本,得识总理入同盟会。归国后,担任西北革命工作,创设平民共济会,联络党员。二次革命起时,在乾、醴、兴、武各县,号召群众谋大举,以饷弹缺乏失败。后复参加护法靖国各战役,旋解兵柄,只身东游,劳心过度,十三年疾卒北平协和医院。年三十九,一子抚东。
 
彭泗海
    彭泗海,甘肃海宁人,幼力农,以骡车运输商货,往来秦陇间。行侠义,好结交,辛亥初受张云山命,在平凉一带联合党徒,从事革命工作。闻西安革命军兴,即在海宁树义旗为响应,号兴汉军。旋奉檄调至乾州,与升允所部甘回各军战,勇敢先登,人皆以“猛司令”呼之。共和告成,以功任陕西第一师第四团团长,驻防邠州,纪律严整,慈祥爱民,百姓称之为“菩萨军人”,嗣解兵家居。五年,护法军复兴,受高峰五密命,在海宁一带联络同志及旧部,谋起兵讨袁,事泄为袁党甘肃都督张广建所杀,年三十五。
 
张建有
    张建有,河南南阳人。初入本省巡防队充什长,后来陕入新军第一标一营充正兵擢正目,与钱定三、张伯英等三十六人结盟,密谋革命。辛亥光复后,以攻满城功,任秦陇复汉军骑兵第二团团长,与清军作战潼关月余。共和告成,驻防东路,疾卒于军。年三十五。
 
邹炳炎
    邹炳炎,字子良,原籍甘肃宁州,寓居三原。尝为人傭,随主人子窃听塾师教授,辄能领悟,且出新解,塾师异之,劝主人资之学。数年,应童子试得隽。旋获主人资助,留学东瀛,加入同盟会。归陕与南雪亭、王瑞轩、李肯堂、李授洲、孙伯衡、王若泉诸同志于西安创办女子小学,提倡女子读书、放足,联络会党,密谋革命。辛亥西安光复之际,组织敢死队与民军共破满城,为兵马大都督张云山参谋长,随同西征,与升允所统甘回军战于乾州数月,卒保名城,既而辞职,创办模范新村于耀县,冀实现总理民生主义。及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遣军四出,雄藩大镇,次第诛夷,国民党人胥被禁锢,当道承北庭意旨,因执而杀之,年三十六。
 
马文明
    马文明,字开臣,长安人。性忼爽,急人之困,不惜财物,因邹子良入同盟会。父承庥,素以刊布通俗劝善书板为事,人皆称为马善人。家有书肆,即以之为秘密机关,时与郭希仁、邹子良、李仲三诸人密计大事。辛亥光复,任秦陇复汉军兵马大都督张云山参谋长,随军驻守乾州,与升允所率回军马安良部激战数月,运筹帷幄,悉中机宜。共和奠定,又助郭希仁禁种鸦片,肃清烟毒。二次革命起,奔走运动尤为激烈,当道承北庭意旨,捕而杀之,与邹子良同时遇害。年三十六,子学援。
 
南兆丰
    南兆丰,字云亭,兴平人。清邑庠生,留学日本,入警监学校,加入同盟会。归国后,创立私立女子学校于县城,兼充邑令张瑞玑所倡办之兴平报,借以开通民智,鼓吹革命。辛亥西安光复,历任都督府参事、交通司司长,南北统一,任陕南观察使,后因通电反对帝制,家宅被抄。陈树藩督陕后,委署泾阳县知事。靖国军起三原,即往与谋。尝由电话劝陈引咎议和,安定陕局,陈恶之,令其驻泾旅长曾子才,手刃杀之。
 
李鸣凤
    李鸣凤,字岐山,山西安邑人。少业儒,不为章句学,喜读孙吴兵书。乙巳(清光绪三十一年)与同志景梅九,创办回澜公司,为革命机关,加入同盟会。尝以事为县令拘系,遂入陕,住党人马开臣家,与西北诸同志订交。后又返太原,入铁路学校。辛亥九月,太原民军起义,自领一军迎敌,而娘子关为清军攻破,民军弃太原。鸣凤率队南行,至洪洞,与攻隘口之民军合,势颇震,拟由河津接联秦军。继闻秦军下河东,乃率全军攻取绛州,杀清军统领陈某,进攻阳平,焚关城,身浴炮火者累月。清军外援至,始退驻史村。共和告成,率队归河东,任旅长,后与晋督不睦,被陷入狱。陆建章奇其才,保释之,因随陆入陕。间袁世凯将称帝,走白水与曹俊甫谋举义,道经三原与邓宝珊、续西峰、刘允丞、董振五诸同志约期共举。复入省,说陆独立。见陆犹豫未决,遂潜至富平,收警察枪械。旋闻袁死,乃率偏师渡河,攻破猗氏,谋袭河东,半道中伏,军散。复集余众,入保中条山。事定入京,充陆军部咨议。后复入秦,靖国军兴,往来西安、三原间,为陈树藩所杀。年四十,子三,长卓吾、次健吾、次某。弟鸣鹤,字九皋,少游秦陇,入回军马安良部服兵役,以善骑射名,后归里约友人赴蒙古贩马。辛亥革命军兴,招募多人为响应,任乃兄行军都督马队统领,共和成改编辎重队,驻安邑舜帝庙,垦庙前荒田百余顷,成沃壤。二次革命时,因鸣凤被执入京,遂散其众,经营农商。闻袁世凯称帝,乃收合旧部,潜赴平遥,连破十余县,及袁死事平释兵后,复营商业,既而郭坚渡河,人多劝其远避,不听。遂为河东道尹马骏所捕杀,年二十九。
 
续桐溪
    续桐溪,字西峰,山西崞县人。少跅弛读书,重实行,常抱种族之痛,阴结豪俊。同盟会兴,首注籍焉。清末遣同志徐翰文等往归化、包头联络健儿,举事未成,翰文死之。辛亥之役,尝以众据大同独立,而毅军、淮军合力围之,相持五旬。共和成立,任山西巡警道,袁世凯剪除晋党入,乃奋然投绂归。讨袁之役,张汉卿、冯钦哉发难包头,欲迎致之。同时北政府亦有密缉之令,因走匿陕北府、神间。旋南下访胡景翼、刘允丞于富平,见郭希仁于华下,订交焉;各地豪杰均先后来会,共图陕事。旋赴日本,谒总理,以出兵北方自任。云南义军起,复归至滇见唐继尧,至川见熊克武,皆于战略有所建白。及袁死,国会复活,始被举为参议会议员。靖国军时,尝至滇说唐继尧,派师援陕,既而南北议和,派充陕西划界专使。遂借以返陕,居三原,为岳维峻策划军事,既又赞胡景翼出师中原,卒成驱曹之功。晋之国民党在北京者,曰民社;在太原者,曰平民中学,皆以君为领袖。豫局既大震,岳维峻召邓宝珊归,微行过君病榻。君嘱以宜速退守河北,维峻卒不能用,遂有崤函之败。君疾革时,告郭宗道曰:“同志自信太过,鲜能统筹全局者,故为敌所乘。虽然,吾侪革命党人也,无退为懈。请以此意遍告之。”语不及私卒,年四十七。
 
 
    任尹,字师竹,耀县人,清郡廪庠生,从咸阳刘古愚先生于味经书院。忼爽尚气,疾恶如仇,与蒲城张拜云相结识。拜云倡办西潼铁路,举为书记,因得遍交井勿幕、郭希仁、焦子静暨诸党人,加入同盟会,扩大革命组织。诸党人在丽泽馆开秘密会议,商讨进行方略,决由运动新军入手,而新军督练公所提调王毓江为陕抚恩寿私人,防范党人甚严,陈会亭倡议排去之,而未得其隙,尹挺身自任,与甘聘莘计议诇得王之劣迹多款,联络军界彭仲翔、张聚庭等三十余人具揭,托咨议局转咨恩抚查办,王遂罢官去。诸党人之在军籍者,始得以次超迁,奠定辛亥首义之基。省垣部署略定,尹复与同志分途向外县活跃,因返耀县擘划一切,为州牧孙寿朋侦悉,顾无确据,不能兴大狱,乃嗾使其爪牙恶役名八毒者,窥探其行动。尹平日素恶若辈鱼肉乡民,遇事屡惩创之,若辈恨之刺骨,辛亥二月初七日,耀州城东药王山过会,八毒伺尹于醉后讥评时事得失之际,捽尹仆地,以刀断其足,复戳其全体而死,年三十七。
 
原斯健
    原斯健,宇象乾,蒲城人,肄业本县高等小学堂。志气激昂,抱负非常,井勿幕、李桐轩、常铭卿、王子端诸同盟先进,咸器重之。民国纪元前四年,因教育会与县令李体仁冲突,革命秘密漏泄,与校长常铭卿同时被拘,遭遇极刑,当时毙命,年十五。事详革命纪事中。
 
赵丕衡
    赵丕衡,字规生,蓝田人。初入西安府中学肄业,意不悦,逾年转入陆军小学则大喜,未毕业,值辛亥革命军起,联合同志首先加入。旋因西路告急,谒当局陈抵御法,奉派为秦陇复汉军西路前营总教练官,至彬州与清军遇,献两路攻敌之策,主将不能用。冉店桥败后,归省请援,约同志练炸弹队,自任总教练兼右队队官,与敌战于乾州薛禄镇,建议攻敌粮秣所在地,主将复不听,兵败被围,愤极骂曰:“败国事者,必贪兵畏死之徒也,此后军事可知矣。”遂同王干臣、晁孟侠、任新斋率本队士卒百余人,纵横奋击,毙敌无算,弹尽力竭被戕,年二十九。事定后,入祀忠义祠。子国琪。
 
吴善卿
    吴善卿,字忠孚,长安人。清末陕西新军混成旅成立,应征充第一标三营左队正兵,拔升上士,因钱定三加入革命组织。辛亥举义,攻满城有功,升任三标二营营长,后在乾、礼与甘军战,屡却强敌,奋不顾身,竟于礼泉县东郭外阵亡,年二十五。
 
王克明
    王克明,字俊德,咸宁人,少孤贫,习割烹。庚子八国联军入京议和后,愤清政不纲,弃业从戎,选送陆军将弁学堂,充炮兵排长,与张云山、井勿幕、邹子良等参加小雁塔会议。辛亥西安起义,首先夺军装局,攻人满城,不忍多杀。旋从张云山西征,充先锋队队长,与升允甘军战于冉店桥,兵败被围,自毁炮身,突围而出,前阻悬崖,跃而免。云山嘉其勇敢,委任炮兵总指挥,同守乾州。十一月二十一日,敌军扑城,置大炮于城北唐武则天陵,居高临下,弹轰如雨集,城危甚。克明鼓勇登陴,描准一发中敌炮口,炸毁之。敌军大惊,谓我军大有人在,急移余炮去。至今乾人称之,传为“神炮”。共和成,以功任炮兵团长,改授步兵上校加少将衔。论者谓西北大局定于一炮,较之古人三箭定天山,殆又过之。卒年三十六。
 
薛豫华
    薛豫华,字建侯,咸宁人。少读书,见新闻报纸中革命言论悦之,考入本省陆军小学,毕业升入湖北陆军中学。毕业回省,充新军步兵排长,与钱定三,张云山诸人深相结。小雁塔会议时,君年最少,身最短,而所结合之潜势力为最大。辛亥九月光复,推湘人会党首领余晋海为第六标统带,而己副之,克服满城,六标之力居多。旋率一营从张云山,与升允军战于冉店桥,中弹堕崖,匿死尸中得免。共和成,第六标缩编为营,隶炮兵团。当局以余晋海年老令退休,而以君任营长。君谓六标功最大,伤亡亦最多,亟称余劳,不应置闲散。乃以余为营长,而使君为他营教练官。君辞曰:“余统带在危难时不肯舍我去,我可于太平时贪禄位以他就乎。”上峰义之,遂使充余营营附,驻守乾州。
 
刘粹轩
    刘粹轩,河南新蔡县人,文行卓然,为一时知名之士。辛亥武昌首义,河南为清军控制,党人志士无机可乘,闻西安反正,乃与刘镇华、楚赏斋、王天纵等二十余人联袂西来,参加东路作战。嗣闻南北议和,双方各令前防停战,而清军第六镇与赵倜毅军犹屡攻潼关,乃与张伯英商,以秦军专使名义,直赴敌营交涉遵令停战,竟为清军所害。
 
胡文骥
    胡文骥,字德卿,三原世家子,初随父宦游江浙,后归陕读书宏道学堂。值辛亥义军起遂从戎,充某部队官,与甘军战于乾州,兵败被俘。清吏升允稔其家世,欲释之,温词谕降。文骥厉声曰:“余实秦陇复汉军队官,愤鞑虏据我河山,久思驱除。尔夷狄之种,罔识顺逆,我以汉族懿孙,仗义而来,早置死生于度外,岂能屈膝犬羊哉。”允怒,立命杀之。至死神色自若,骂不绝口,年十八。
 
雷恒焱
    雷恒焱,字昆山,礼泉人,本省陆军中学堂毕业。辛亥九月,随同新军光复西安。复随张云山部转战彬州长武间,挺身往见升允于十八里铺,告以清帝退位,请罢兵息民,为允所杀,投尸眢井中。未数日,敌亦不战而退矣。
 
朱长春
    朱长春,字正宜,长安人,初以武庠生补陕西巡抚部院戈什,后调甘督署供差。闻陕西革命风潮日涨,称病假归,参加秘密团体。革命军起,任秦陇复汉军第四标先锋队总队长,与甘军作战乾礼间,出奇制胜,谋勇兼长。当在甘时,常为甘督升允赏拔,因告奋勇,亲往敌营求见升允,言革命救国宗旨及大势所归,请罢兵。允怒,使人钉死于礼泉东城门,年三十六。
 
尚镇圭
    尚镇圭,字殿特,大荔人,清末留学日本。值总理创同盟会,首先加入。归国后,任同州师范学堂校长,提倡民族主义,牖起青年,即学堂为秘密机关,联合同志及各地豪侠,密运军火,力图光复。民国建元,被选众议院议员,及国会被胁解散,奔驰粤桂川滇,出席非常会议,联络本党同志,与北洋军阀相抗衡。曹锟贿选后,郁愤成疾,卒于家。年四十九,子四,者爻、者多、者炎、者畺。
 
陈同熙
    陈同熙,字会亭,潼关人,清光绪癸丑补行壬子并科举人。鉴于清政失驭,外侮迭乘,因赴日本留学,加入总理同盟会,与临潼郭希仁、蒲城王子端、常铭卿、富平焦子静、师子敬诸人深相结。民国纪元前四年(清光绪三十四年),任蒲城高小学堂教员,运动学生密谋革命。九月二十四日,蒲案发生时,以先期因事他出得免,闻讯后星夜驰赴省垣,呼吁各方,激起全省学堂罢课风潮,出常铭卿于狱。嗣因考职入京,联合军界党人上书咨政院,黜陕新军督练公所总办王毓江,陕籍军人始得以次擢升要职,卒成光复之功。民国建元,被举众议院议员,国会解散后留京,有所运动。因愤致疾,卒于北京。年三十六、子某。
 
师守道
    师守道,字子敬,富平人。初与井勿幕、井崧生、张拜云、陈会亭诸人交最密,加入同盟会。拜云与焦子静合资开设公益书局,引为经理,主持革命秘密事宜。辛亥光复后,历任三原县知事、陕西省银行经理。国民军时,尝任豫南道尹,勤政爱民,事必躬亲,狱无留滞。陈会亭病殁北京后,为经纪归其丧,抚其子求学至成立。
 
柏惠民
    柏惠民,宇筱余,泾阳人。少读书务观大略,讨论古今兴废及中外大势,尤好阅新闻报章。见清政日非,外侮凌逼,因读《黑奴吁天录》及《总理小传》、《铁券》诸书,遂入同盟会,与同志组设勤公社于三原,以提倡文化为名,实为革命秘密机关。民国纪元前一年,邀集井勿幕、宋相臣等十余人,就其家园草拟会章暨通信方法,并与省方郭希仁等联络,陕西同盟会支部遂以成立。旋南游至沪,与宋渔父、于右任、陈英士、谭人凤诸公往还尤密,尝斥钜金购置武器、炸药,使人学制炸弹。辛亥光复,东西两路作战,均资其力。讨袁之役,复以家资担保,订购某国步枪万余支,弹药十万粒,大炮四尊,运陕作战。家本巨富,因资助革命,兴办地方教育及社会救济事业,先后不下数十万金,竟以此破其家。陕人以财救国者,推首出焉。民国二十九年卒,年五十三,子纪会。
 
李仲三
    李仲三,潼关人,清邑庠生。加入同盟会,奔走革命,联络朝邑刀侠严飞龙参加革命。辛亥西安义军起,任东路安抚招讨使,与清军战于阌乡、灵宝间,事定解兵。靖国军时,常任渭北水利局长,计划引泾事宜。后随陕军出关,联络冯、胡两军,成首都革命之功。段祺瑞执政时,因金佛郎案,挺身责挞安福系要人姚震,为当道所不容。漫游京、沪及苏联十余年,归国后一贫如洗。三十二年,被选为省参议会议员。
 
 
    寇遐,字胜浮,蒲城人,本省师范学堂毕业。清末任同州师范学堂教务,加入同盟会,与大荔尚殿特及山西李秀诸人,主持东路一带革命运动事宜。就学堂为秘密机关,阴结各豪侠,响应辛亥西安光复。讨袁、护法各役,皆奔走各地为策动。后被选为众议院议员,拒绝曹锟贿选。国民军时,曾任农商部总长。
 
王兆离
    王兆离,字伯明,扶风人。受业于三原贺复斋、咸阳刘古愚两先生,道德经济为乡里所矜式,旋领乡荐。愤甲午、庚子两战,清廷不振,有志革命。历充西安、凤翔各中学教授,常以满汉种族问题,召诸生加入同盟会。辛亥光复之际,在西路各县宣传革命大义,各界人士咸为感动,踊跃参加。共和告成,被选为陕西第一届省议会议员,二年任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与前国府主席林森过从甚密。袁世凯谋帝制,授意各省推选代表,当道推君,严词拒绝。七年出席广州非常会议,旋随总理至沪,参预密谋。后以目疾,就医北平,拒绝曹锟贿选。三十一年二月卒于家,年七十。子二,宪周、宪昭。
 
王玉汝
    王玉汝,字诚斋,扶风人,己酉拔贡。因见清政不纲,有志改革,邑令陈云霖委办团防,欣然应命,招丁训练,欲借以为举事基本。辛亥陕西革命军起,佐曹印侯敢死军,御升允大军于凤翔,鏖战数月。印侯方卧病,军事一以倚之。民国成立,主西路党务,五年因与诸党人密谋讨袁,被陆建章逮捕入狱,陆去袁死乃得释。历任宜川、扶风、邠县各县长,核实田赋,荡涤积弊,政声卓然。靖国军兴,主筹饷局,军食赖以不匮。初从咸阳刘古愚先生学,称高足弟子。居乡教授,民十三年卒于家,年五十一。子三,瑞鸾、早卒,瑞鹤、瑞鸑。
 
张师渠
    张师渠,字仲良,武功人,清廪庠生。性豪侠,喜交游,知清室之不足与谋,闻孙总理创立同盟会,因加入,与井勿幕诸同志往还甚密。辛亥西安光复时,奔走渭北,运动各地豪杰,响应省城。西路战事危急时,尝建选将御敌之策。讨袁、护法各役,皆奔走各方,为之策动。靖国军兴,任吴希真左路第一支队副司令,嗣充驻川代表兼讲武堂陕籍学生监督。后任靖国军红十字会会长。二十一年病殁于西安,年六十五。长子世安,服务靖国军第四路先锋营,从军攻岐山阵亡;次子崇林。
 
 
    陈同,字素子,浙江诸暨人,沈静多谋。辛亥前一年来陕,联络西北同盟会分子及哥老会党人,密谋革命。辛亥九月,民军起义,充秦陇复汉军副大统领万炳南部参谋长,事定解职漫游。靖国军时,尝任总部军务处处长,后遂归隐黄山。二十一年卒于南京。
 
 
    刘淦,字介夫,富平入。清末以廪庠生入三原宏道学堂,毕业任健本学堂教习,加入同盟会。旋以优贡就职直隶州州判,分发甘肃,有所运动。民元任陕西省议会议长。历任宝鸡、镇巴各县知事,被举众议院议员,后遂服务社会教育事业。
 
 
    王柽,字伟斋,乾县人。清末为健本学堂教员,加入同盟会,运动革命。辛亥西安光复,任秦陇复汉军总部军需处长。讨袁护国,无役不与。后虽历任西安督署要职,而廉洁自矢,十八年陕西饥疫,竟以绝食卒于西安,年五十二。
 
 
    雷电,宇季阳,蒲城人。性侠烈,居乡遇不平事,辄加干涉,读书不求仕进。见四川邹容排满书悦之,加入同盟会,与常铭卿、井崧生诸人组织教育分会,充书记,联合草野豪侠,待机举事,拟以蒲城为革命策源地。时在民国纪元前四年(清光绪三十四年),重九夜,亲带暗杀团员,潜至巡警局,欲杀县绅张某不遂,与县令李体仁构隙,因有二十四日,捕拿教育会长常铭卿及学堂全体学生主事。辛亥举义时,渭北各地民军蜂起,季阳鼓动之力为多。嗣后护法、靖国诸役,皆奔走各方,为运动,旋被陈树藩系狱年余,人皆称为老革命云。又有蒲城刘养正字芳初,寇重字孝庭,常瀛字仙洲,及原振之,皆为最早同盟会员,与季阳同在教育会,鼓吹革命,从事社会教育,毕生不懈,后皆终老于家。
 
董雨麓
    董雨麓,湖南人,清廪庠生。民国纪元前五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来陕任中学堂体育教习,辛亥加入同盟会。西安光复时,任秦陇复汉军七标营长,与清军战于咸阳。共和成解兵,仍服务教育界,创制牛皮筏游泳法,十六年后归里隐居,音问遂绝。
 
刘幼宾
    刘幼宾,河北省人,保定陆军学堂毕业,派入陕西新军混成旅见习,擢迁排长。辛亥九月朔,随同陕军反正,任秦陇复汉军总部参谋,初随张云山守乾县。及潼关三次失陷,省垣大兵尽数开赴西路御敌,吴世昌仅率二百余人东援,进驻华阴,幼宾为行营参谋,夜查城防,昼治军书,文牒函件随时批答,毫无留滞,身劳形瘁,几至失明。东路和议成后,复随军西援咸阳,劳苦之状,一如在东路时。事定翩然归里,音问遂疏矣。
 
惠象贤
    惠象贤,字春波,长安人。清廪庠生,选送关中大学堂毕业,由井勿幕、郭希仁介绍入同盟会,与康寄遥、惠甘亭等创设两等小学于帝君庙,鼓吹革命。辛亥西安光复,任军府军需及亲卫队管带,旋升标统。和议成,调署省会警察厅长兼警务处长,陆建章督陕后解职,任督署参议。后办菊林小学及救济慈善事业,卒于家。年六十三,子秉瑗。

    惠春波(字象贤),辛亥革命陕西省先驱者,陕西长安引镇人(原名引驾廻镇),生于1886年,卒于1943年,出身农家,自幼家境贫寒,从小勤奋好学,清禀庠生,光绪二十九年考中秀才后,被选送关中大学堂毕业(即陕西高等学堂预科)(摘自陕西省长安、咸宁两县续志)。上学期间,一边读书,一边在救世堂教书,以补充自己的学习费用。并与张凤翙同学一起,他们对当时的满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的行径深恶痛绝,图谋救国。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后,张凤翙赴日本陆军学校留学,惠春波因父病重,未能同往。

    返陕后,当时孙中山在南方领导同盟会,反清思潮遍及全国,惠春波随即加入同盟会,与康寄遥、惠甘亭等人创办了两等小学于帝君庙,宣传辛亥革命。

    1911年9月参加西安辛亥革命起义。攻蒲城时,亲临前线参加战斗,和张凤翙在前线击退侵犯之敌马安良。辛亥革命成功后,任军政府军需及亲卫队管带,旋升至标统、议成调署省会任警察厅厅长,并兼任警务处处长,致力于当时陕西省治安工作后,由于形势动荡,军阀混战割据,袁世凯复辟,张凤翙被迫解除陕西督军职务,同时惠春波也被调任北京赋闲。讨袁胜利后,民国15年,李虎臣督陕,委任惠春波为陕西省财政厅厅长。当年镇嵩军刘镇华围困西安,惠春波受命于危难,终日忙于筹集粮饷,由于困难重重,为拯救黎民于水火,惠春波甚至将自己驾车骡子宰杀慰劳军民。

    时年11月解围后,惠春波从事慈善事业,曾任长安赈务会及华洋义赈务会会长。辞去政界职务后,认识到教育兴国的重要,热心于地方教育事业,和张凤翙,康寄遥等人在菊林寺的旧址上筹建菊林小学堂,张凤翙任董事长,惠春波任校长。后由小学增设成中学。菊林中学是西安当时屈指可数的知名度较高的私立学校之一,由于学校的扩大,张凤翙将学校对面的一块地也捐给了学校。学校除西安市的学生外还招收外县来的学生。有些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学校实行对学生免学费和住宿费。惠春波把自己家中一些家具都提供给学校做办公使用。后来成名的学生如著名国画家张义潜老师、书法家吴培基(三大)老师,还有著名秦腔旦角演员苏蕊娥都是菊林中学的学生。

    菊林中学一直到1951年由政府接管更名为西安第二十一中学。改革开放后将该校改为中专,更名为西安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曾经名噪一时,生源很盛。因为当时社会急需旅游专业人才,就业不愁,广州、深圳都来该校招聘毕业学生。后由于社会发展,大专院校内部的扩招,该校已迁址。现原校址已改为商业用房了。惠春波一直担任菊林中学校长,并一直想扩大该校招生,增设高中部,后因积劳成疾愿望未能实现,直到病故。病故后,由于他的同学、挚友、战友张凤翙主持葬礼,学校的师生沉痛缅怀他们深爱的校长,送灵的队伍一直绵延数里之长。

    在兴办教育的同时,还注意戏剧艺术教化民众,在继承易俗社之后,掀起了一股组织新班社,改良旧秦腔的新潮流。在此形势下,惠春波为首的知识分子组织筹建了“榛苓社”,该社社址设在梁家牌楼的“三晋会馆”内,宗旨以戏剧宣传革命教育大众。以新的模式教育学员,招收学生。聘请名老艺人为老师、教练。如:李云亭、梁箴、刘立杰、聂金铭、张寿全。一时鼎盛,大有与易俗社媲美之态。无门户偏见,人才济济,各地名角竞相参加,成为西安次于易俗社的秦腔大班。

    新的班社模式,先让学生学习文化,又练习唱腔唱功,让学员们理解人物性格内涵,演出角色的特点,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秦腔界的中流砥柱。演员、导演、教练在西北五省享有盛誉。如:和家彦、沈和中、工文武小生后来参加易俗社和在兰州演出;惠济民先为演员后改为教练、导演,曾在尚友社任教后调至西北戏曲研究院任导演。被誉为“秦腔正宗”李正敏,第一个被上海百代公司录制留声机唱片的秦腔演员。何振中、工正旦在“游西湖”中扮演李慧娘吹火技巧,一口气连吹三十余口,真是秦腔一绝!颜春苓以武生见长,他的“杀四门”、“马超哭头”武打中多绝技,被誉为秦腔武生泰斗。解放后任“五一剧团”教练,80岁还登台献艺,是秦腔老寿星。榛苓社还破例招录了女艺徒,取名“筱苓花”跟班学艺,聪明好学,虽入班较晚,很快学会了“重台”、“花亭相会”等很多大戏,也是秦腔较早的女演员之一。

    但当时条件限制,剧社基本上自负盈亏,当时惠春波为了维持剧社的开支,曾变卖了生意以补偿费用,由于经常下乡演出,渭北一带条件差,住的是阴暗潮湿的地铺,长期劳累,适逢关中一带流行传染病,缺医少药,有的演员患上了皮肤病,难以治愈。主要演员流失,使榛苓社大伤元气,演出无法维持,经济困难,剧团就此解散。榛苓社虽然时间不长,但在陕西戏剧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

    惠春波一生从军、从政、从教。重文艺,最后一直担任菊林中学校长,直到病故。(作者惠钲系惠春波独女,2020年2月18日)

 
 
 
    韦虞,字协度,蒲城人。清末肄业同州师范,因寇胜浮,马彦翀、薛卜五入同盟会。辛亥反正,任北路招讨使井勿幕参谋,勿幕援晋,虞为留守,督同部众,驰援三水、醴泉,相机策应,措置咸宜。共和告成,洁身引退。护国、靖国、围城各役,皆身任各部要职。解围后,任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部监察委员。十八年积劳病卒,年五十四,子一靖生。
 
王铭丹
    王铭丹,字敬如,临潼人。当清末季,尝慨西北人情蔽塞守旧,以开通风气矫正时俗为己任。双事讲演,口若悬河,听者为之动容。渭南令张世英见而奇之,延致幕中,曰与谋议,推行新政。旋与郭希仁、曹印侯、贺绂之诸人,于省垣组设丽泽馆,讲学其中,实为革命秘密机关。辛亥起义,任东路防御大使。共和成,署鄜县知事,卸事后病殁于家,年五十二。同时有华县李坤生,乾县李守先,并以善讲演闻时,有陕西三大演说家之称。
 
马彦
    马彦翀,商县人。陕西高等学堂毕业,任健本学堂教习,因井勿幕、李襄初入同盟会。庚戌春,与郭希仁、焦子静等十余人,在大雁塔会议后,派赴日本,密购军火。辛亥九月,回至北京,闻陕军反正,即约陈会亭、范味腴诸人回陕,行至渑池,为清军所阻,乃改由海道至南京,谒孙大总统。正当陕军东西两路战事吃紧之时,奉派与甘聘莘、王凤文赴鄂请援,谒黎副总统元洪,商派刘公、季雨霖两部为援陕军。王甘东返,彦翀偕轻骑西进,抵荆紫关,接电知清帝退位,共和告成而罢。民元,被选为众议院议员。
 
 
    柏堃,字厚甫,泾阳人,清副贡生。受业于贺复斋、刘古愚两先生,研究经世致用之学,以改造新中国为己任。辛亥革命时,充学生队队长,维持省城治安,后为实业司司长。民国建元,被选第十届省议会议员,历参讨袁护国各役。靖国军兴,任总部财政处长及第四路秘书长,出任富平县知事。卸事后、家居数年,以疾卒。年六十,子惠普。
 
高明德
    高明德,字又明,泾阳人。性沉静,有巧思。因井勿幕入同盟会,并介绍柏筱余、吴希真诸人加入革命团体。以西北军火无来源,函商沪总会派技士温自强来陕,从温学制炸弹,又随熊克武至沪,专习制造无烟火药及炸药等。辛亥西安反正,任军府军械官,就地取材,制造地雷炸弹,东西战场,均资其力。陕党人以制造军火名者,又明实倡之。
 
李培基
    李培基,字养初,蓝田人,受业于牛梦周先生。辛亥前入同盟会,投甘省新军周务学营学兵事。辛亥陕西光复,投敢死军充队官,与敌战于南坊、甘河,颇著功绩。护国之役,运动尤力。六年靖国军兴,充三路营长,敌犯关山,与王祥生防御清寺。国民二军时,参冯子明军,后归田。
 
王一山
    王一山,洵阳人。西安陆军小学毕业,因钱定三加入同盟会。辛亥光复,任秦陇复汉军炸弹队总队长。
 
纪雨
    纪雨旸,字时若,富平人,弱冠经商三原。因读《民报》《铁券》诸革命宣传书,加入同盟会,与同县纪子文、三原张立卿诸同志,组织勤公社,为秘密机关。辛亥起义,任井勿幕部营长,与清军战于三水。勿幕东渡河时,尝兼代渭北安抚使职。共和成,解兵归商,驻沪数年,与陈英士、徐朗西诸人,奔走讨袁、护法、靖国各役。二十年被选南京国民会议代表,后遂奉佛家居。卒年五十八,子三,天太、义太、佛太。
 
 
    薛炎,字正清,韩城人,清邑庠生。因井勿幕、郭希仁入同盟会。辛亥光复,任曹印侯敢死军营长,作战凤翔。事定解职,从事教育。
 
陈得贵
    陈得贵,字海山,渭南人。夙为哥老会党徒中优秀分子,初充本省新军第一标二营正目,因李仲三、马开臣、胡笠僧入同盟会,加入小雁塔秘密会议,为三十六弟兄之一。会党与同盟会党人往来接洽,恒派得贵与王荣镇两人为代表,常到咨议局与郭希仁诸人商议机密。辛亥起义之先,又由两党同志派赴河东,联络晋省会党同志,得其响应。省垣反正后,历任秦陇复汉军监军、团长,东西两路作战,均有功劳。事定任陕西军官学校少校副官,后复奔走讨袁之役,旋以母老谢事归,年尚不及三十。
 
刘宝濂
    刘宝濂,字楚材,洋县人。清末毕业上海南洋公学,归任陕西优级师范及西安府中学堂教习,因井勿幕入同盟会。辛亥西安反正时,曾策动员生三百余人,助攻满城,一并占守西仓,接济军食。军部始建,被派管理邮政电报,组织交通司,倡议改驿归邮,开改良邮政之先声。嗣因交通司被裁,乃辞职赴欧洲游学,专习机械采矿工程,为西北工程专家矣。
 
杨鹤庆
    杨鹤庆,字叔吉,华县人,肄业三原宏道学堂。因读邹容《革命军》及《大义录》诸册,与同学张熙若、曹俊夫等二十余人,组织学生自治会,决心革命。为学堂监督侦知开除,赴沪入理科专修学校,毕业东渡日本,因黄克强、宋教仁入同盟会。辛亥四月回陕,赞助军学绅界各党人计划革命进行方略。九月一日,西安反正,襄助总部组织,奉派接办龙驹寨电务,抵荆紫关,沿途修复杆线,陕鄂电报得以灵通。东西两路战亟,复助宋相臣编练炸弹队,任参谋,亲预礼泉战役。旋任二十二标一营管带,即由炸弹队改编者也。以纪律严整,分驻四门城楼,并担任钟鼓楼、军政司、省银行、富秦钱局各处防守职务。共和告成,编遣所部,赴日留学,初习采矿冶金,嗣入医科专门学校。毕业归国后,服务本省陆军医脘,兼办慈善救济事业,陕人士在医界驰名者,莫不推之为巨擘焉。
 
于右任
    于右任,字伯循,陕西三原人,清光绪年间举人。幼从毛经畴先生治经史,后入三原宏道书院、泾阳味经书院、西安关中书院深造,拜三原朱先照为师,深受朱启沃,时闻革命之论,生家国兴亡之感,匡时救世之思。庚子以后,革命激情,日益高昂,诋谟諆时政,著有《半哭半笑楼诗草》之作问世。甲辰春,在开封应试期间,陕甘总督升允以“逆竖昌言革命大逆不道”等语,密奏清廷,慈禧太后下密旨拿办,因得李云贵先生暗通消息,脱险赴沪。
抵沪后,加入光复会,即以学校报馆为基础,尽力国事。又为陕西革命党人购置书刊,采运武器。光绪季年,任《神州日报》主笔,因鼓吹革命学说,报馆被封禁。宣统元年,又创《民呼报》,专以攻击官场为事。当道诬以吞没陕甘赈款,拘捕房四十余日。驱逐出境,东赴日本。是年秋,延谈善吾续办《民吁报》出版四十二日被封。次年,与宋教仁、吕志伊等共办《民立报》。销数达二万份,极受时人欢迎。
民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被任为交通次长。南北统一后,仍返沪办《民立报》。抨击袁世凯不遗余力。二年,参与“二次革命”,事败,《民立报》被封。四年,袁世凯谋帝制,于氏参加反袁运动。后返陕西,起民军谋逐陈树藩,被推为靖国军总司令。
 
康宝忠
    康宝忠,字心孚,陕西城固人。父寿桐,光绪间久宦川中,宝忠和诸弟均生长于蜀。家富有资财,幼即从名师授业。光绪二十八、九年,两赴陕西乡试,三十年赴日留学,入经纬学校。三十一年秋,同盟会成立于东京,宝忠首先加入,参加筹备会议,任总部评议员,与谷思慎先后为陕西主盟人。冬十月,清廷密缉同盟会首要,宝忠得有力者解免。三十二年与川中党人同归国,返川实行革命规划事宜。甫抵川,闻党人在沪、宁、浙、鄂、皖各省次第失败,见川中事亦不可为,复之日本。即行事泄,党人率被捕,宝忠因其父与川督锡良至善,得免。到日后,即从章太炎先生学,复卒业于早稻田大学。归国应廷试,中举人,充任大清银行学堂教习。宣统三年春回川,居父丧。适川路风潮事起,同盟会党人乘机以发,率主其家为部署。洎闻武昌起义,偕友人东下,至南京任临时总统府秘书,经陕西电举为参议院议员。因力主建都北京,与孙总理相左,辞议员职。后与章士钊同办独立周报,旋任中国公学教务长。民四年至北京大学任讲师、教授,八年十一月一日病卒,年三十五。
(资料来源《陕西党史资料丛书(三)——辛亥革命在陕西》中共陕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页  [1] [2] 下一页 当前1/2页
下一篇: 没有文章了!

Copyright (C)sxm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陕ICP备19001153号-1

联系地址: 西安市雁塔区南二环东段388号。民革陕西省委会办公室:029-63903203;
民革陕西省委会组织部:029-63903205;民革陕西省委会宣传部 :029-63903206;
民革陕西省委会参政议政部: 029-63903208;民革陕西省委会社会服务部:029-63903209;

邮编:710061    传真(自动):029-63903213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陕西省委员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