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的伟大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政治实践中做出的历史抉择,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结合所产生的伟大理论和实践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政治财富。陕西民革作为这个制度中的重要一员,成长、根植、惠泽于这个伟大的理论创造,当然也是这个制度坚定的维护者。如何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继续坚持和完善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联盟,更好的发挥和履行陕西民革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参政党职能,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就摆在了我们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这也是关系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首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促进我们的自身建设,深入研究参政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不断推进参政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加强自身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其次,要牢牢把握自身建设的具体内容,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思想建设是自身建设的核心。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开展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深入开展多党合作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对参政党地位、性质和历史使命的学习和认识,保证陕西民革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组织建设是自身建设的基础。我们要以“四种能力”和“搞好政治交接”为要求,健全内部监督和干部选拔机制,以加强后备干部培养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适应新世纪要求的、能够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完成新时期历史任务的高素质的领导集体。要着眼于多党合作事业的长远发展,按照“三个为主”、注重质量、保持民革特色的原则做好组织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健全基层组织建设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组织凝聚力。要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通过教育培训、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途径加强对机关干部的培养,将机关建设成为上传下达、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的枢纽机构。制度建设是自身建设的保障。我们要以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为要求,注重研究制定我们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内部监督机制、政治交接长效机制,完善适合自身特点、有利于促进陕西民革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运行的制度体系。在坚持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统一、实体性和程序性的统一、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基础上,不断把实践中好的、成功的经验用制度形式巩固下来,为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条件。
60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共同推动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共同谱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篇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我们民革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第一要务。当前,陕西民革各级组织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就推进政治文明、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等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要围绕谋长远之道、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的要求,继续大力关注“三农”、社会和法制方面的参政议政工作,逐步培育陕西民革的参政议政品牌。另外,还要紧密结合民革特色,认真抓好涉台参政议政工作。各级组织要重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参政议政管理考核机制,使我们的参政议政工作得到持续稳定发展。要高度重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力争将社情民意反映工作做成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促进党和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共同推动陕西民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恪尽职守,履行好参政党职责,使陕西民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推动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