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佳 赵岩
编者按:
民革陕西省委会的扶贫工作已有20多年的时间,20年来,他们克服着人力和资金上的困难,艰难而扎实地推进扶贫工作开展。在他们的扶贫工作日志上,记录着旬邑县富村、华县白石村、黄陵县强河村……这些名字串起了20年的扶贫经历,也是他们连续两次被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单位两联一包定点扶贫工作先进集体”缩影。
5月下旬,顶着汶川余震,本报记者来到秦川大地。
民革陕西省委会的扶贫工作已有20多年的时间,20年来,他们克服着人力和资金上的困难,艰难而扎实地推进扶贫工作开展。在他们的扶贫工作日志上,记录着旬邑县富村、华县白石村、黄陵县强河村……这些名字串起了20年的扶贫经历,也是他们连续两次被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单位两联一包定点扶贫工作先进集体”缩影。
5月下旬,顶着汶川余震,本报记者来到秦川大地。
田海鱼(右二)与富村村民在富村小学合影。
富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赤道乡,距离省会西安近170公里。5月22日一早,我们跟随民革陕西省委会3位同志一道驱车前往该地,在路上行驶了近4个小时后,到达了这个位于“渭北旱塬”的小村落。它是民革省委会1997年至2002年的“定点包扶村”。
下午2时许,我们一行来到了富村完全小学。学校建于1976年,目前承担着3个村孩子的教学任务。52岁的胡文辉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我们现在用的课桌椅,都是民革捐赠的,总共有100多套。”胡文辉说。他虽然是2006年才到这所学校,但是早就听说民革省委会对富村和富村完全小学的支援帮扶了。胡文辉边说边带着我们走进一间4年级教室。
由于余震不断,出于安全起见,陕西省内的很多小学都暂停上课,富村小学也不例外。记者在教室里看到,由民革省委会捐赠的课桌椅,都被加固的结结实实,一排排整齐摆放,并且全部都用油漆重新漆过。胡文辉说,桌椅问题的解决,让富村小学在硬件方面上了一个大台阶,现在孩子们再不用坐在吱吱呀呀的板凳上上课了。
说起当初刚开始帮扶富村小学的时候,民革陕西省委会社会服务部部长田海鱼感慨万千。他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扶贫义卖”的真实故事。
当时民革省委会经费紧张。时任主委马大谋曾任陕西省科技出版社总编辑,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出版社的一部分“滞销”图书送给民革省委会,以扶贫义卖的名义销售。
田海鱼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当时拉来一大车书,内容涉及政经、科技、教育、教辅、散文、小说等各个领域,整个省委会机关几乎每个办公室里都摞起了半人高的书墙。”
田海鱼说,这次扶贫义卖活动前后持续了3、4个月。就这样,在西安市内的机关、少年宫、学校门前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民革省委会的机关工作人员支起了折叠床,大家通过手搬车运的方式,把图书运到各义卖点,在工作不忙的时候分头开展。
田海鱼告诉记者,民革省委会的图书义卖活动,在省民主党派中算是头一家。但是大家为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给对口帮扶的小学更多的办学资金,他们也不在乎什么了。到了义卖活动结束时,省委会的机关干部总共收获了书款 1万多元,这些钱都用来做富村小学的办学经费,而这笔钱在当时也可说是不小的数目。
“现在民革省委会筹集经费的渠道拓宽许多,但回想起当初上街义卖图书的情景,心里还是很温暖。它代表了民革省委会成员的一份心意。”田海鱼说。
在富村的采访中,记者看到,富村村民也都对民革省委会的扶贫工作予以了积极的肯定。富村老支书库美丽对记者说,去年年底,民革省委会又给富村争取了1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村内水渠的修建。至此,民革省委会对富村的投入资金已达20余万元。民革对富村倾力支持的善举,富村广大父老乡亲铭记在心。
临走时,胡文辉校长高兴地告诉记者,不久前,民革省委会又为富村小学的重建争取到15万元建校款;另外,学校也已获得香港某企业家的赞助。相信不远的将来,富村完全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就可以迁入崭新的校舍了。 (2008年7月12日《团结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