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政协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在西安开幕,围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协商议政。
会上,10位政协委员分别围绕科技成果转化、重点产业链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完善人才引进体系、驱动陕西教育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方面作大会发言。其中,省政协委员、民革陕西省委会秘书长刘朋代表民革陕西省委会作了题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五缺”难题,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大会发言。
发言摘登

一、聚焦产教融合,打造联合创新团队。实施学科产业双链融合计划,支持校企共建实体化运作的现代产业学院。推行“双聘双导”制度,设立产教融合创新学分,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项目成果纳入学生毕业和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二、突出市场导向,构建产学研用生态。成立由产学研企金等领域专家组成的未来产业技术战略委员会,依托秦创原常态化征集、发布企业急需技术榜单,推行“里程碑验收”后补助机制,对攻克难题的团队给予重奖。
三、创新金融供给,打造“全周期”资本赋能体系。设立陕西科创风险补偿资金池。大力推广“技术入股+动态股权”模式,动态调整科研人员的股权比例或实施期权激励,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四、整合要素资源,建设产业创新联合体。实施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耦合工程,建设3-5个省级综合性中试示范基地。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链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协同攻关,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五、深化开放协同,构建全球创新网络。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建设中国-中亚半导体联合实验室与技术转移中心等国际联合创新平台。在秦创原设立“国际创新合作飞地孵化器”,为海外先进技术来陕转化提供“一站式”落地服务。
来源:“陕西政协”微信公众号